要知道渡人劫難是要承其因果的。
為何很多游戲紅塵的修士不會輕易插手人間因果,其最根本的原因是,這些因果劫難不會消失,修士渡了伱,為了擋了災劫,便是承擔了你本該付出的因果。
以朱杞的修為,區區水災并無什么影響。可是因果若是不斷累積,哪怕是大羅金仙被因果纏身,也難以善了。
百眼擔心的并不是朱杞為老婆婆擋災,其擔心的是朱杞為更多的人擋災。
朱杞并沒有跟百眼解釋。
老婆婆供養朱杞二人月余時間,讓朱杞看到了一顆純真的善心。
人心叵測,善人難遇。
單單是這月余的感悟老人善心善行的收獲,都足夠朱杞為老人擋下災劫了。
從第二日起,老婆婆再未見過門前巷子中的那兩個乞丐。
本是萍水相逢、素不相識,老婆婆念叨了那兩乞丐兩日,便逐漸忘卻了。
又過了十余日。
老婆婆兒子返鄉,接老婆婆去府城。
兒子在府城打拼,也是小有家資。本想早些接老婆婆到府城享福。可是老人家故土難離,這才拖到今日。老人年紀越來越大,她兒子實在是擔心。這才提前來信,并親自返家接老人前往府城。
他這兒子倒也十分孝順。
因擔心老娘一路顛簸,故而選擇走水路前往府城。
可惜禍福本無常。
一日,船只在大河中行走時,意外觸礁,一船人眼看要葬身魚腹。老人隨身行李中,一塊平安符散發著瑩瑩豪光,托起船只到岸邊。驚魂未定的老人,看著化為灰燼的平安符這才想起那兩個乞丐。
一時間,此靈異之事,傳聞極廣。后來,就連府城郡守也有聽聞,特意上門拜訪。
老人災劫被朱杞消弭,因此身體康健的又活了數十年。其子孫后輩也得老人福蔭,雖不說代代豪富,但也是吃用不愁。
隨著一日日游歷,百眼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余的。
朱杞并不會隨意出手。
比如說,一城中富商,施粥布藥數十年,是遠近聞名的大善人。
可其身患重病,朱杞也不管不問。
作為妖族出身的百眼,實在看不懂朱杞的想法。不明白朱杞為何救助老人,而對這大善人不管不顧。
見百眼不解,朱杞道“道友,我此番游歷,只在問心、看心,論心不論跡。”
百眼“論心不論跡”
朱杞點點頭道“這南贍部洲廣大無邊,其內生靈無數。每日的悲歡離合不絕,善念惡行交織。我沒有普度眾生之大愿,所行者皆歸本心。”
“那老婦人,雖然能力有限,但善心純粹,于我助益不少。而那富商雖然多有善舉,可其善心對我無益,我又何必妄結因果。”
“世間善惡,本由幽冥界地府判定。我所行不過是了結得善心的因果而已。”
百眼輕輕的點頭道“原來如此,好一個論心不論跡。”
朱杞笑著道“世間于我為善者善,于我為惡者惡。我生則天地存,我死則天地滅。本是如此”
百眼羨慕的道“道友道心圓潤,不為束縛,當真讓人羨慕的很。”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