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木,留你下來,當然是有事。”
“你還有流川楓,你們,想要變得更強嗎”
落日的余暉,倒影在安西教練的眼鏡上,遮擋住了他的眼神。聽到安西教練的問話,被留下來的流川楓和櫻木花道兩個人都是一愣,相互對視了一眼之后,櫻木花道率先有所反應,手里一捏安西教練下巴的厚肉,笑嘻嘻的說道:
“老爹,你再說什么廢話呢”
“我當然想要變得更強了”
“你把本天才留下來,是想要給我開小灶嗎哈哈哈哈”
“老爹你還算是有眼光的,知道本天才的厲害,不過留下這個臭狐貍干什么”
“嘁嘁
”
櫻木花道說到最后,朝著流川楓揮了揮手,就像是驅趕流浪狗一樣。
流川楓斜眼白了櫻木花道一眼,隨后看向了安西教練,雖然他沒有說話,但是他的眼神,已經告訴了安西教練他的答桉。
“嚯嚯嚯”
“既然都想要變強的話,你們就需要付出比其他隊員更多的努力了”
“每天訓練的結束之后,都要加練3個小時,訓練會很累,你們,吃得消嗎”
安西教練指了指掛在墻上的時鐘,笑著說道。
湘北高中的訓練強度在眾多的霓虹高校當中也是比較強的,晨練一個半小時,下午三點半放學之后,會訓練到傍晚的630,上下午加起來,整整四個半個小時的訓練時長。
訓練和讀書的比重,幾乎能夠達到1:1。
當然了,這和在美國的神宮寺武道依舊有著巨大的區別,橡樹山學院的籃球隊,基本沒有太多的文化課,一天大多數的時間,都是泡在球館訓練,要么就是和其他的學校打比賽,要么就是在去參加比賽的路上。
有人會問為什么中國籃球和歐美的籃球有這么大的差別,刨開人種不談,年輕球員的訓練時長,才是直接影響球員水準的關鍵因素。
歐美國家的小學生、中學生,會將籃球作為上高校的敲門磚,乃至人生的敲門磚,全國的中小學生運動員基數相當恐怖,但是放眼國內,這個中小學遠動員那就真的是少之又少了。
會去練體育的,絕大多數都是讀書讀不上去的,哪怕你有體育天賦,如果會讀書,社會環境也不會支持你去練體育的。
有不少體育生往往要到初二、初三的時候才會正式接觸相對專業的校園體育訓練,這種校園訓練的水準,往往也很拉胯,畢竟一個學校的體育老師都能夠經常生病,指望學校請什么高水準的教練那怎么可能呢
現在國家隊的那些人,絕大多數都是青訓出來的球員,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青訓的球探又有多少人全國這么大的地方,那么點球探、教練,哪能夠覆蓋全國范圍內選材呢。同時,為了提高選材的成功率,設置身高門檻,不就是一個簡單有效的辦法了嗎
但是這樣的選材方式,終究是會漏掉絕大部分天賦球員。
普及校園籃球,提高校園籃球的水準,擴大基層運動員基數才是中國籃球的出路。
而被人詬病上任之后沒有作為的大姚,做的就是這個事情,只不過,這個事情并不是一年兩年,四年五年就能夠見成效的。
最起碼,需要長達二十年的深耕,才有可能看到成效。這一點,日本足球的崛起就已經證明了這種方式的可行性。
安西教練留下櫻木花道和流川楓兩人,并不是他有什么錦囊妙計,能夠讓櫻木和流川楓兩人一躍成為超級高手。
他單純的只是想讓櫻木和流川楓兩人,花費更多的時間在籃球訓練上。球員的實力,都沒有辦法一蹴而就,龐大的訓練,是絕對不能夠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