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船每經過一個電磁線圈,線圈都會瞬間消耗大量能量,對飛船進行一次強力加速,經過數百個加速環的加速后,就算是自身沒有任何動力的飛船,也能輕易超越第三宇宙速度,飛出太陽系。
“這就是我接下來要主持建設的工程項目的雛形。”藍諾03381解釋道,他就是面壁者的繼任者,出于對藍諾的尊重,他的“遺囑”得到了很好的執行。
他的第一個克隆體,就繼承了他原本的職位和一些權利,而事實證明,就如同他走之前所說的那樣。克隆體和本體之間擁有著幾乎完全相同的能力。在繼承了位置之后,沒有讓任何人失望,成功的引領著人類,繼續著科技爆炸。
“能否詳細的陳述一下項目的內容,木星和土星軌道之間的飛船高速公路還在建設過程中,我們的殖民飛船也是剛剛才到達木星,許多的加速環都是飛船就地改造而成的,想要繼續進行深空建設,以我們現在的宇航資源恐怕很難做到。”約書亞已經開始有些頭疼太陽系防御建設的巨大資源消耗了。
“這是個長期計劃,并不需要著急,木星的軌道加速器,其實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發,環形的軌道加速器還是要比直線的加速器更加實惠的,每一個加速環都可以給飛船多次加速,這使得我們可以建設數量更少的加速環,實現更高速度的加速效果。
而這種加速軌道,為什么一定要沿著行星排列呢
就沒有人考慮過,這種加速軌道是可以以恒星為圓心進行排列嗎
在木星上的環形加速軌道已經給了我們提示,在這樣的軌道上,加速的速度是有上限的,環繞的速度越快所需要承受的加速度也就越大。
因此我們畫的圈越大,加速的上限也就越高,相應的我們可以將更多的能量用來對飛船進行加速,而不是用來校正他的飛行軌跡,以維持飛行的軌跡是環形。
而以太陽作為圓心的加速軌道,軌道半徑比起以行星為核心的軌道,要大了太多,幾乎不是一個數量級上的,在這樣的軌道上進行加速,速度的上限也要比我們現在的上限高的,甚至加速完畢之后可以直接實現星際之間的旅行。
這樣的加速軌道我認為是有必要存在的,考慮到目前我們的生產力還比較有限,可以,先建設地球軌道內圈的加速軌道,只需要在地球的拉格朗日點,建立空間站,然后在空間站中完成加速環的建設,再將他用很少的動力發射出去,它就可以在地球的內軌道運行了,因為他的角速度要比地球更快,所以自然可以一點點超越地球。
這樣只要保證我們每一個加速圓環制造并釋放的時間間隔相同,每一個加速圓環之間的距離也就幾乎相等,甚至不需要我們耗費多少資源,去調整他們在太空中的位置。
這是目前為止,環恒星加速軌道最為廉價的建設方式,未來依托著這些加速環建立起小型的空間站后,我們還可以依托這條太空高速公路,建設環日加速器,目前我們還沒有在賽跑之中贏過三體人,但在獲得勝利之后,這樣的加速器毫無疑問是有必要存在的。”
經過一定程度的論證之后,行星防御理事會發現這的確是一個相當具備可行性的計劃,甚至于,實施的難度比起建立木星與土星軌道之間的加速軌道,還要更低一些。
畢竟離人類的真正工業基地地球更近,不論是生產加速環還是將加速環運送到對應的軌道之上,難度都要更低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