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正常世界線上的科學家來說,dna儲存最麻煩的一點就在于不論是象棋中輸入信息,還是從中將信息讀取出來,所需要的設備都及其復雜,并且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效率很低,沒有辦法和現有的計算機系統兼容。
而dna這種物質本身儲存信息的效率是沒得說的,這種分子級的儲存效率,已經超越了現有的幾乎所有存儲設備。
但這個世界的生物學家并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在對基因序列有所了解之后,弗蘭克李已經可以直接讀取基因序列了,這是在他們完成了一段完整的基因的測序之后,弗蘭克李所掌握的能力。
也就是說之前他可能并不是讀不出來,而是能夠感應到,但是對不上號,分辨不出來哪個堿基是哪個,甚至分辨不出來哪個是dna。而現在他可以直接讀取基因,也可以直接編輯寫入。這意味著對他自己來說,不論是讀取還是寫入都不成問題。
至于說復制備份之類的,這對于dna來說是最簡單的事情,因為自我復制幾乎就是這種物質的本能,這方面甚至幾乎不需要進行改造,就可以達到正常的信息儲存設備的效果。
而這些信息完全可以注入到人體細胞之中,可能只需要少量幾個細胞。就可以儲存這些信息,而且是隨身帶著的,比起手機這類東西還要更加方便,只要是生物學家,隨時就可以讀取自己體內儲存的龐大信息。可能一根手指,就能夠裝下整個圖書館。
可惜生物學家并不會受到隱匿賢者的污染,不然的話,隱匿賢者在那邊一邊瘋狂灌注知識,生物學家一邊把灌注到自己腦海中的知識轉化成堿基編碼,儲存在自己的體內,恐怕隱匿賢者把自己的知識掏空,都不一定能把一個人灌滿。
藍諾在想到了可行性之后,立刻把自己的思路告知了弗蘭克李“你進行儲存信息的同時,也一定要記得做好信息的分類,制定一個目錄,方便自己檢索。你應該知道目錄是什么概念。
未來如果你體內儲存了圖書館一般龐大的信息,你就需要對所需的信息進行檢索,不然的話,每次都必須將所有的信息全都讀一遍,累死你也提取不了幾次有用的信息。
而你可以把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片段夾在目錄之中。然后需要的時候就讓他轉錄一段rna,因為堿基對本身就是相互契合匹配的。他在你的數據庫中會自動的找到相應的字段,然后貼合上去,你從這個位置往后繼續看,就是你所需要搜索的那段信息了。”
“妙啊”弗蘭克李之前根本沒有想這些,他的天賦更多的還是在生物學方面,對于如何管理一個數據庫屬于那種經驗相當缺乏的類型,此時發現自己看起來還有太多東西需要去學。
藍諾則想的比他更多,既然生物學家可以方便的通過細胞進行儲存信息,那是否可以通過細胞進行計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