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足夠了
“陛下不可”
當李世民說出此話之后,立即就將房、杜兩人驚醒,只見兩人渾身一個激靈,連忙上前阻止道“陛下不可姬松此言簡直大逆不道,視天命,祖宗之法于不顧,簡直就是膽大妄為。您可曾想過這樣做的后果搞不好就是一場波及大唐的思想之爭,朝廷重臣也將為此爭論不休,這樣下去,非得天下大亂不可啊陛下”
“陛下,請恕臣無禮”
杜如晦也上前道“大唐現在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是,我們現在確實有很多問題不明白,但也不能影響大唐蒸蒸日上的事實啊。就算我們背上尸位素餐的罵名,也不能讓大唐走上如此不歸路。”
“還請陛下三思”
房玄齡也躬身道“請陛下三思”
姬松雖然早有預料眾人不會輕易被說服,但一向開明的房、杜兩人竟然這么大反應卻是讓他始料不及
但他們能在短時間內就能看出這樣做的弊端,可見其遠見卓識
但
看兩眼神色不定的皇帝,姬松心里嘆了口氣,道“陛下,房相,杜相說的不錯,這樣做的后果確實難料。但這確實是治本的方法,但難度確實太大,臣也不贊成現在就開始實施,或許等到合適的時機再開始也不遲”
沒錯,大家沒有聽錯,姬松退了。
李世民不可思議地看著退縮的姬松,有些不敢置信這個還剛剛大放厥詞,視世間一切于無物的人,竟然在短短時間內就退縮了。
或許是看到皇帝眼中的失望,但姬松卻無動于衷,而是說道“臣有三策可解陛下當下之局,不知陛下可愿聽臣說完”
對于姬松的退縮房、杜兩人松了口氣,太可怕了,要是按照姬松的狂妄之言,大唐必將迎來一場波及天下的動蕩,上到達官貴族,下到黎民百姓,都將被牽扯其中。稍有不慎就是彌天大禍。
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姬松主動放棄了,這讓他們既是欣慰又是暗然傷神。欣慰的是姬松明事理,知道現在不是實施此法的時機。傷神的是怪姬松為何沒有堅持。當大唐沒有束縛的時候,他們真的不敢相信大唐會成為什么樣子
無所束縛的大唐是無所畏懼的,也是有無限可能的,加上馬上就要普及的高產作物,他們有種感覺,大唐或許會逃脫歷史上三百年天下的怪圈。
但他們同樣也不敢賭,不賭,大唐或許還能存在三百年。但要是真的按照姬松所說的去做,大唐很有可能連這三百年都沒有了。不過是成功了,那大唐將有無限可能。
“說”
李世民面沉如水,看向姬松的目光充滿了失望。他本來就是個不守規矩的本分皇帝,但每每卻被強加的天命和祖宗之法搞得束手束腳,施展不開。
一旦姬松的三句話得到世人人可,那他做所的一切改革也將有了出處,人們將不會說他背棄祖宗之法,而是說他勇勐進取,志在革新。
姬松知道皇帝心中不甘,但他能有什么辦法在還沒有真正發出自己聲音之前就被當朝宰相極力抵抗。他能想象的到,一旦公布,他將舉世皆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