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領旨,定保明州無恙”
程咬金退下,李世民看向尉遲恭,特別是他那滿頭白發。自從尉遲寶琳宣州之事后,本來還有點黑發的尉遲恭徹底白了頭發,此時更是垂垂老矣,派這樣的人上戰場,他于心何忍
好似知道皇帝的心思,尉遲恭大聲道“臣隋老矣,但尚能拉得動硬弓,上得了戰馬,殺得了敵人。還請陛下恩準”
說完竟然跪了下來,這樣李世民頓時坐不住了。
連忙上前親自將其扶起,看著他堅毅的眼神,他有些明白尉遲恭的想法了,這是想在最后的時光給子孫打拼些家底啊
“好,朕準了”
李世民霍然轉身大聲道“尉遲恭聽令”
“臣在”
“封右武衛大將軍尉遲恭為河北道大總管,全權負責沿海事宜”
尉遲恭激動道“臣,領旨謝恩”
最后看向長孫無忌,頓時有些猶豫,但還是說道“無忌就依你所說,去嶺南吧,朕會傳旨馮盎,全力配合與你”
長孫無忌大喜,有嶺南馮氏在,自己確實能輕松不少。畢竟嶺南道是距離戰場最近的地方,一旦戰事不利,或者姬松兵敗,首當其沖的就是嶺南道。
至于為什么選擇這么危險的地方
呵呵,作為大唐外戚,妹妹更是大唐皇后。自己要是在危難之際不做出表率,去最危險的地方,你讓天下人怎么想
想著你自己人都往后躲,我們憑什么往前沖軍心還要不要了
“臣遵旨”
于是,在第二天整個大唐都動了起來,傳令信使奔赴各地,特別是草原,安東都護府,漠北都護府,漠南都護府,以及蜀西的柴紹部都得到的皇帝命令。
嚴防邊境各部趁火打劫,一旦稍有異動,殺
邊境異族看著突然緊張起來的大唐一個個惶惶不可終日,連忙送上重禮探查大唐具體動向。當各地將領告訴他們這不過是正常演練,不是針對誰后這才放下心來。
倒不是他們輕易就相信大唐,而是大唐在這方面一直做的很好,信譽方面更是令人信服。一道以書面形式出具的文書,基本上不會公然反悔。
當蜀中打箭爐的柴紹得到朝廷圣旨后,也是大吃一驚。雖然從長安的書信中得知南海發生了大事,但他沒想道竟然這么嚴重。竟然已經發展到十萬人以上的海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換源a
這不是在內河跳幫作戰,而是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大戰啊。更是沒想到在遙遠的西方竟然還有和大唐一較高下的國家
但此事自己卻無緣參與,自己的任務就是看住吐蕃,一旦吐蕃膽敢在這個時候搗亂,他就從東女國借道直插高原腹心之地,給他來一個屁股開花
自己這一年多時間可不是白過的,打箭爐之地山脈縱橫,地勢高低起伏落差極大。在來到此處的第一時間,他就派人尋找駐軍之地。
最后在多方考量之下,確定在靠近東女國的東側三百里處設立大營。這里地勢雖然沒有吐蕃高,但也差不了多少。這也是為了讓將士們慢慢適應設立的。不然一開始就在地勢高的地方,將士未必受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