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在思考,要是自己面對如此抉擇時會做出什么樣的決定
是堅持心中底線,秉持圣人之道還是為了手下士兵或者自家百姓能活下去對他國人舉起屠刀
又或者是無動于衷,坐視百姓和將士傷亡慘重
所有人都在思考
這是人性的拷問,也是直面自己內心的問題。
煎熬、無助,他們憤怒姬松為何會問出如此問題一旦回答不對,他們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將白費,且今后很難再有翻身的機會
有人甚至痛聲大哭,有人沉默不語,但手中的筆卻怎么也下不去
“子毅過了”
尉遲恭突然上前,想要去制止這場鬧劇。
人性是復雜的,他經歷過比姬松所說的還要艱難百倍的境遇。那種內心的煎熬,心中的無助,以及對人性的考驗差點將他逼瘋
這些小伙兒都是大唐今后的棟梁,他不能讓姬松如此下去。
打就在這時,姬松出聲了。
只聽他幽幽道“您要是出聲,小子不敢阻攔”
“但他們將全部罷黜”
尉遲恭豁然轉身,死死地盯著姬松,就像是要擇人而噬一般。但姬松卻無動于衷,臺上的李世民也沉默地閉上了眼睛。
既然決讓姬松出面,那現在他就沒有拒絕的道理。
并且,他也想知道這些人會做出什么樣的抉擇
“尉遲,回來”
程咬金不知何時出現在尉遲恭身后,小聲道“那小子什么性子你還不知道看著吧,不會出事的。”
尉遲恭一愣,看了眼毫不退縮的姬松,他狠狠地瞪了一眼,就氣呼呼地坐下來
郭待封此時汗流浹背,他是將門子弟,比在座的大多數人都清楚這道題的意義。說是華夷之辯,但卻比它要尖銳百倍不止。
先人認為入華夏則華夏之,入蠻夷則蠻夷之,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早已根深蒂固
但今日,姬松卻將華夷之辯的陰暗面徹底展露在他們面前。
裸地問他們誰先誰后
是本國的百姓重要,還是損人利己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補不足而奉有余
是秉持圣人之道,教化眾生,一視同仁,還是損人利己
在場諸位考生大多數只停留在最淺顯的問題跟前,只有那些飽讀詩書,看透戰場本質的人才明白姬松的問題到底有多么的惡毒
“陛下,臣認為可以停止了”
房玄齡鐵青著連站出來說道。
“郕國公此題極為惡毒,這是想干什么圣人之道,乃是教化天下。教化之道,豈能無端殺戮這將先賢置于何地將人心置于何地”
他勐地轉身,指著姬松怒道“你想干什么”
姬松眼皮微微抬起,面對房玄齡怒火,他卻極為平靜道“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
“你想多了”
但房玄齡仿佛和姬松杠上了一般,咄咄逼人道“不,老夫很清楚你想要干什么。停下吧,這條路走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