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們這些人來說,哪怕草根樹皮都能吃,咸菜的味道,可比他們來大同府的路上,吃的那些東西要好的多了。
王二牛又一次舉起了手:“大爺,這個叫窩頭的東西,是什么糧食做出來的,也太好吃了啊,我以前怎么從來都沒有吃過”
那大爺聞言嘿嘿笑著道:“你現在餓著肚子,覺著什么都好吃。等以后你吃飽了就知道了,這東西的味道可不怎么樣。不過這玩意最大的好處,就是量大實惠。”
朱瀚雖然也弄出了不少高產的糧種,不過因為大明才剛剛立國,各種事情千頭萬緒的,花在推廣糧種方面的精力,注定有限。
高產糧種,在官府的支持下,雖然也早就在大明全境開始推廣。
但是糧食這種東西的特殊性就是,不論在什么地方種植,必須一兩年以上才能看到效果。
府城這種地方的農戶還好說,一些偏遠小山村的人,現在還沒見過高產糧種呢。
提起糧食,在場的所有人眼睛都亮了起來。
他們可都是農民,對于怎么種糧食,那是最感興趣的事了。
“大爺,聽您這么說,這東西的產量很高啊”
“那是當然。”那大爺鼻子都翹到天上去了,如果不知道的話說不定都會認為這些糧食都是他種出來的。
王二牛等人可不知道,就在十幾天之前,這位大爺也跟他們一樣,什么都不知道。
只是正聚精會神的,聽著這位大爺給他們講述窩頭的來歷。
“制作這個窩頭的糧食,名字叫做玉米。知道你們沒有聽過,這可是咱們大明的英王殿下,專門弄出來的高產作物。”
“其實這兩年,咱們大同府就已經開始試種了。如果不是這次旱災”
說到這里,這大爺搖頭嘆氣一副捶胸頓足的模樣:“要不是突然發生了大旱,今明兩年,這玉米咱們這邊也要開始推廣了。”
王二牛有些焦急的追問道:“大爺,您到是快說說,這東西究竟能產多少糧食啊”
食堂大爺伸出一根手指,神神秘秘的道:“告訴你們,這玉米一年可是產一千斤以上。”
嘩
好幾個還在細嚼慢咽的人,聽到這個產量的時候一激動,差點沒噎死。
幸虧旁邊有人遞過來肉湯,讓他們順過來這口氣。
“大爺,您不是逗我們玩呢吧”
“畝產一千斤,這也太夸張了點吧我們隔壁的趙老實,是最會伺候莊稼的,他們家的地也好。就這樣,有一年最多也就產了六百多斤。就這,縣令老爺還專程來看過,說是什么祥瑞呢。”
“真要是有一千斤的畝產,那我們以后豈不是不用擔心餓肚子了”
食堂大爺沒好氣的翻了個白眼:“我很閑么,沒事逗你們玩再說了,那糧食的事胡說八道,我難道不怕遭報應”
說著,食堂大爺話鋒一轉,又神神秘秘的道:“而且我告訴你們,周大人說了,這玉米不僅產量高,而且還不是特別挑地。哪怕是下等田,收成也不會差太多。”
逃難的百姓們全都神色復雜,也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高興的是,有了這種工高產而且還不怎么挑地的糧食,他們以后應該不會再挨餓了。
傷心的是,為什么這種高產的糧食不能早點出來,為什么在即將出來的時候,他們大同府偏偏發生了如此巨大的旱災。
損失慘重不說,竟然還耽誤了玉米的推廣。
等這些人都吃完了,那大爺催促起來:“吃完了飯就趕緊回去吧,給別人讓地方。晚上你們再來就能隨便吃了,窩頭跟肉湯管夠。”
雖然還沒有完全吃飽,但是有了真正的食物下肚之后,這些逃難的百姓,精氣神一下子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