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聞言就笑著調侃道:“大爺,這叫什么肉湯啊別說是肉了,我就是連一點肉渣都沒有看見。”
食堂大爺沒好氣的翻了個白眼:“有湯喝就不錯了,哪個小王八蛋還敢挑三揀四的”
眾人也都同時發出善意的哄笑。
離開食堂的時候,王二牛他們還碰到了另外一批,被大同府官員帶過來吃飯的逃荒百姓。
看到他們臉上那木然的神情,王二狗不免想到了不久之前的自己。
現在,這些苦難終于過去了。
晚上吃飯的時候,果然如同食堂大爺所說,咸菜每個人只有那么一小點,但是窩頭跟肉湯那是管夠。
王二牛是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竟然后一天,可是隨便敞開來吃。
他不客氣的,一口氣吃了足足六個窩頭,這才停了下來。
這個時候,他才終于理解,之前食堂大爺所說的話是什么意思了。
剛開始肚子餓的時候,他覺得窩頭的確無比的美味。
不過吃飽了之后卻發現,這東西好像還真的不怎么好吃。
大同府在大明北方,這里大部分百姓種的糧食,也就是粟米跟黍米。
粟米也就是后世的小米,如果收拾好了味道自然是不會差的。
但是現在的農民可沒有后世那種條件。
不是因為他們懶惰,實在是因為條件不允許。
不管是粟米還是黍米,如果清洗干凈的話,自然也會把一些能吃的部分喜洗掉。
一斤米洗完了,也就能剩下八九兩。
這對普通百姓來說,可是最大的浪費。
所以,他們一般是直接倒進鍋里面煮粥。
這么做的飯,里面各種各樣的小料可是多不勝數,石子什么的根本就是家常便飯,只要挑出來就好。
至于蟲子什么的,也就全當加肉了。
如此煮出來的粥做出來的飯,味道怎么樣可想而知。
可哪怕比起粗糙的粟米粥,王二牛都覺得比窩頭似乎要好不少。
現在這個時代,可沒法做到精細研磨。粗糙的玉米,口感真的就跟吃沙子差不多,又干又澀還喇嗓子。
喝了好幾口肉湯,王二牛這才把最后一口窩頭咽下去。
雖然這東西并不是那么好吃,可是肚子撐的都有些發脹的感覺,卻讓王二狗感覺無比幸福。
從小到大,他能吃的這么飽的日子,簡直屈指可數。
“娘,以后我們也一定要種這個玉米。畝產一千多斤呢,以后就不用擔心再餓肚子了。”
對于王二牛他們這些人來說,味道什么的是次要的。
只要能填飽肚子,難吃一點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況且,窩頭其實也沒有那么難吃。如果是剛蒸出來的,再配上一點咸菜,其實相當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