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申弘卻是心有余悸的道:“也幸虧王爺能鎮得住場面。”
“剛才王爺往粥里面撒沙子的時候,那些難民的眼睛都快紅了,我估計也就是王爺您。”
“但凡換成另外一個人,估計早就被他們撕成碎片了。”
聽到劉申弘的話,朱瀚也突然覺得后背涼嗖嗖的。
剛才他也是沒想那么多,只是記得后世電視劇中,還想出現過這樣的場景。
雖然電視劇中的東西,大半是不怎么靠譜的。
但是朱瀚隱記得,這好像是真實事件改變來著
現在回想起來,剛才自己往煮粥的鍋里面丟沙子的時候,現場的確陡然之間安靜了片刻。
只是當時他也沒想那么多,就直接要了一碗粥喝了起來。
估計也是因為這段時間,他在難民營所執行的策略,的確讓這些遭難的百姓看到了希望。
所以在面對如此異常情況,才沒有直接引起民怨。
但凡換成另外一個人來做這件事,說不定都會被憤怒的百姓們當場打死。
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寒顫,朱瀚暗自提醒自己,以后可千萬不能這么大一了。
以前是打仗,對于敵人自然是百無禁忌,什么手段都能夠盡管使用。
現在卻不同,雖然還有一些對外戰爭。
但是以大明現在都體諒,那些戰爭其實就跟角剿匪沒有什么區別。
這個時期的歐羅巴大陸,對于大明來說還相當的原始。
所以,華夏本土還處在和平發展的時期。
治理民生跟打仗,那是完全不一樣的,絕對不能套用以前的經驗。
心中如此提醒自己。
表面上,朱瀚當然還是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這是當然,本王的計策什么時候出過錯”
“王爺英明,我們就是學一輩子也學不完。”劉申弘趕緊送上生硬的馬屁。
朱瀚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學什么不好學人家拍馬屁”
“偏偏還學得這么生硬趕緊給本王滾干活,再敢學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信不信本王扒了你的皮”
劉申弘也不害怕,一副正氣凜然的模樣:“王爺,我說的可都是心里話,可不是拍馬屁。”
“滾”朱瀚作勢欲打,劉申弘假裝躲閃,飛速后退離開。
劉申弘離開之后,朱瀚開始處理起公文。
大同這邊的事火急火燎不敢耽擱,燕京那邊的事朱瀚也同樣不敢有伴點的大意。
畢竟,新國都的建設,也同樣關系到大明的未來。
這段時間朱瀚就發現,在劉崧給他的書信之中,對劉基有越來越多的溢美之詞。
這個變化,讓朱瀚的嘴角情不自禁的翹了起來。
應該說不愧是劉伯溫啊,在人情世故這方面,只要他想就沒有搞不定的人。
雖然朱瀚從來不擔心,劉崧會犯什么原則性的錯誤。
不過對于一個人地態度,還是能很大程度上影響判斷力的。
在目前大明朝堂上的官員之中,朱瀚最看中的人,除了李善長胡惟庸以及劉基這種,能力特別突出的官員之外。
也就只有劉崧這種人,能夠入朱瀚的法眼了。
雖然劉崧也有這,這個時代讀書人特有的毛病。
但是這個人的心卻是正直的。
只要能夠符合他的政治理念,哪怕那些事情他十分討厭甚至是反感,他也會努力的去做,不會打任何折扣。
而不像某些人,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