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瀚拿起筆,有心想要提點劉崧一番。
不過斟酌許久之后,最終還是把筆給放下了。
劉崧這種人的好處,就是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堅守自己的信念。
但是同樣的,這樣的人也只相信自己的信念,不會輕易因為別人的話而改變自己的想法。
他如果寫信,讓劉崧注意一點劉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恐怕都會引起劉崧都不滿。
到時候,只會得不償失。
“算了,不管跟劉基的關系如何,相信劉崧絕不會因公廢私。”
有的時候朱瀚也感慨,皇帝這個職業還真不是什么人都能當的。
但凡能夠掌控朝堂的皇帝,不管歷史上的名聲如何,都絕對沒有一個簡單的角色。
就比如劉崧跟劉基這樣的人,如何用怎么用,都是一門不小的學問。
劉崧固然剛直不阿,正直果斷,可有些位置還真就不能讓這些人上。
劉基也不是傳言之中,那個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載的劉伯溫。
這樣的人如果一個弄不好,也未必不會成為歷史上胡惟庸那樣的人。
也就是他這種先知先覺的人,才有可能放心的把他們放在合適的位置上。
原本朱瀚還想著,把建造燕京這個頭功,直接放到劉崧的身上。
畢竟,這個功勞對他來說,也實在沒什么用。
他現在都是英王了。
一字并肩王。
雖然不是說不能更進一步,還能弄個封號王爵。
比如齊王,韓王什么的。
這些被冠以古代王朝名號的王爵,應該是這個時代除了皇帝之外,最為尊貴的稱號。
但是,朱瀚并不想要那些封號。
對別人來說,華夏本土就已經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廣袤的土地了。
但是在朱瀚眼里
這特么就是明升暗貶啊。
如果封個齊王,看起來他的地位是提高了。
可他的封地,就變成了華夏本土原本的齊國了啊。
那他現在的封地怎么辦
總不能王爵升了,封地卻拿雙份吧,別人看了怎么想
這種虧本的買賣,他朱瀚是絕對不要做的。
總而言之,現在的燕京。
除了朱瀚原本欽定的一把手,有可能漸漸淪為二把手之外,其它的一切都在飛速向著最好的方向發展。
劉基本身的能力,雖然只是這個時期士大夫的頂尖水平,但是他有一個連李善長跟胡惟庸都比不了到優勢。
哪怕已經到了他現在這個年紀,這家伙地學習能力,依舊相當恐怖。
朱瀚所說的很多東西,劉基只是在旁邊聽過幾遍,自己回去研究一下,就能夠想通。
這一點,卻不是劉崧能夠比的。
劉崧雖然正直古板不知變通,卻絕對不是一個愚蠢的人。
這個時代,一個真正的蠢人,是不可能通過科舉考試,入仕為官的。
可即便如此,朱瀚所說的很多東西,連續講述即便,劉崧依舊有些似懂非懂。
又看了幾封劉基書寫的文書之后,朱瀚也漸漸明白了,為什么劉崧會漸漸聽從劉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