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的肉食價格雖然相對比較低,但是因為消耗量驚人,對于許多大商人來說,反而是一個十分合適的市場。”
“竟然這么多”朱元璋聽的是目瞪口呆,因為就算是應天府消耗,甚至都不如燕京的三分之一。
可見燕京這邊兒的肉食消耗量究竟有多么巨大。
畢竟是當皇帝的人,朱元璋能很清楚的知道這里面究竟意味著什么。
吃過午飯之后,竟然還有午休的時間。
“你們這些家伙,日子過得簡直比咱要舒服的多了。”朱元璋沒好氣的抱怨道。
畢竟他在處理政務的時候,可是沒有什么午休的時間的。
跟這些普通的官員不同,全天下的政務都壓在他一個人的身上。
朱院長幾乎剛剛用完午膳就要去處理政務。
往往一直要埋首案牘,數個時辰才有休息的時間。
盡管朱元璋知道,燕京這邊的官員處理政務十分的有效率。
可是他總覺得,這些官員根本就不是在干活兒,而是那些享受生活的地主老財。
劉基尷尬的笑的笑“陛下,英王殿下說的,只有更好的休息才能更好的工作。”
“畢竟如果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也沒有足夠的精力去工作嘛。”
老朱氣鼓鼓的道“你們這些家伙總有話說。”
午休過后,劉基只是出去了一趟,去參觀了一家學堂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辦公。
這一待就是好幾個時辰,一直到晚上下肢才離開。
雖然什么地方都沒去,不過朱元璋并不會感覺到無聊。
劉基所處理的這些政務,平時當然都是由他一個人說的算。
可今天朱元璋作為皇帝必下在,郵寄當然不敢隨便擅自做主了。
所以不管是大小動物,全都會先問過朱元璋的意見。
如果朱元璋的意見,并不適合燕京現在的情況,標記也不會有所隱瞞,而是痛痛快快的說出來。
他很清楚朱元璋的脾氣,如果是這種國家大事的話,就算是跟老朱意見相左,他也不會記恨。
相反,如果藏著掖著什么都不說,等老朱以后知道了才會對他有意見。
經過這一下午,朱元璋也算是徹底見識到了燕京的繁華。
他覺得,自己治理整個天下,總要處理的事物恐怕都沒有劉基多。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燕京這邊的衙門管的事情實在是太過詳細了。
大到各種衙門的運轉,小到普通百姓的秋收春種,甚至是某一家村子開的一個小工坊也會上報到劉基這點。
這一點跟傳統的治理國家是完全不一樣的。
以前的大明,跟那些所有的封建國家差別不大,講究的是皇權不下鄉。
朝廷主要抓的是大方向,就算是縣令所管的事情,也只是縣城一地。
至于各種鄉村,其實都是地方士紳,以及族老們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