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莫慌!“顧清萍扶住馬皇后發顫的手臂,“殿下不在奉天殿。“她想起昨夜收到的飛鴿密信,朱標已帶著玄甲軍突襲居庸關,此刻該在返程路上。
“那火……“馬皇后望著漫天濃煙,“可是調虎離山?“
顧清萍點頭:“朱棣既敢謀反,必在宮中布下眼線。“她忽然想起三日前朱瀚的話:“竹移三寸需先斷其根。“轉頭對孟尚宮道:“速去傳令,關閉宮門,任何人不得出入!“
坤寧宮前,顧清萍望著燃燒的西偏殿,忽然發現火勢蔓延得異常迅猛。她撿起地上燒焦的房梁,指尖沾了灰燼捻了捻:“是桐油。“
“太子妃!“孟尚宮指著火場中的黑影,“有人!“
顧清萍抽出袖中軟劍,劍光如銀龍般刺破濃煙。她看見個熟悉的身影正抱著個檀木匣子往火場深處跑,那身影分明是賢妃宮中的掌事嬤嬤。
“抓住她!“顧清萍縱身躍過火墻,軟劍纏住嬤嬤腳踝。兩人滾落在燒焦的殘垣間,檀木匣子摔裂在地,露出里面泛黃的帛書——正是三日前截獲的瓦剌密信。
“說!誰指使你?“顧清萍劍尖抵住嬤嬤咽喉,火光在她眼中跳動如燭。
嬤嬤忽然冷笑:“太子妃好手段,可惜……“她突然咬碎牙間毒囊,七竅流血而亡。
顧清萍望著燃燒的密信,忽然想起朱瀚曾說過:“竹生風雷,需借勢。“她撿起未燃盡的帛書碎片,轉身對孟尚宮道:“速去靖王府,請皇叔調兵!“
朱標望著城樓下堆積如山的瓦剌騎兵尸首,玄甲上沾滿凝結的血珠。他忽然想起顧清萍昨夜送來的密信,上面只有八個字:“竹生三寸,雷動九天。“
“殿下!“朱瀚策馬而來,鐵甲上沾著草屑,“瓦剌主力已潰,巴圖爾往漠北逃了。“他摘下染血的頭盔,露出額間新添的刀傷,“不過……“
“不過什么?“朱標望著居庸關外染紅的護城河,忽然聽見遠處傳來熟悉的馬蹄聲。
“不過你這位四弟,倒是送來了份大禮。“朱瀚將染血的密信扔給朱標,“他在北平私養的鐵騎,此刻怕是正圍著金陵打轉呢。“
朱標展開密信,朱棣的字跡力透紙背:“兄長可知,竹移三寸,當先斷其根?“信箋背面畫著個猙獰的狼頭,正是瓦剌王族圖騰。
“傳令玄甲軍,立即回師金陵!“朱標將密信付之一炬,火光映得他眉間朱砂痣猩紅如血,“孤的東風,該回宮了。“
金陵城外,玄甲軍如黑色洪流般席卷而至。顧清萍站在城樓上,望著朱瀚的旌旗在暮色中獵獵作響。
她忽然想起三日前在坤寧宮,馬皇后將皇后鳳印交與她時的話:“竹有七德,最后一德,需你與標兒共同修煉。“
“清萍!“朱標的聲音從城下傳來,她轉身望去,見太子玄甲未卸,眉間朱砂痣在暮色中泛著柔光。他手中握著那支竹紋玉簪,簪尾“標“字在火光下遒勁如刀刻。
“殿下可愿做那陣東風?“她忽然踮起腳尖,在太子唇角落下一吻。遠處,玄甲軍的吶喊聲震天動地,恍若當年塞北的烽火。
“孤的東風,自當助清萍直上青云。“朱標攬住她腰肢,掌下玉佩溫潤如初。
城樓下,朱瀚的戰馬打著響鼻,這位殺神王爺望著糾纏在一起的竹紋玉佩,忽然想起三日前在密室,顧清萍將《武穆遺書》殘篇塞進他懷中時的話:“皇叔,竹移三寸的奧妙,不在移,在養。“
夜色漸深,金陵城頭飄起細雪。顧清萍靠在朱標肩頭,望著漫天飛雪中的文竹新芽。
她忽然想起馬皇后折斷竹枝時的話:“空心能容天地,亦能生風雷。“
“殿下,竹已移三寸。“她握緊袖中的竹節佩,“該生風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