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朱瀚和朱標一同前往了朝堂。朝議如常,六部和其他官員在大殿內紛紛就各自事務進行討論,氣氛雖然平靜,卻充滿了暗流涌動。
尤其是趙勉,在他旁邊的幾位同僚時不時投來忌憚的眼神,仿佛早已知曉一切。
“皇兄在此次朝議上,是否會支持太子殿下的意見?”朱瀚暗中觀察周圍的局勢,心里卻已經有所預感。
以朱元璋的性格,恐怕并不會輕易放手,尤其是在涉及權力更替之事。
就在此時,朱元璋終于開口,打破了大廳內的沉寂:“今天,本朝將討論一項重要議題。既然太子已經準備好面對這些問題,便讓他來說說。”
眾臣皆是恭敬地低下頭,只有趙勉的目光在這一刻微微一閃,他并未露出過多的情緒,而是依舊穩如泰山。
朱標站起身,神情凝重,邁步走到殿中央,直視著眾大臣。“今天,我們要處理的,正是朝廷內多年來積弊之事。尤其是那些與晉商、東廠、乃至倭寇之間的勾結,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而是關乎國家安全的大事。”
此言一出,朝堂上瞬間一片嘩然。大臣們低聲議論,眾多目光在朱標身上游移,顯然沒有預料到太子會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毫不避諱地將問題推向風口浪尖。
朱瀚站在一旁,目光敏銳地掃視著每一位朝中重臣。此時,趙勉依舊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仿佛已經料到這一切。
“太子殿下,”一個聲音突兀地響起,正是趙勉的聲音。
他微微站起,面帶笑容,“太子所言雖重,但也需謹慎。當前局勢,事關重大,若一不小心,恐怕將引發更大的混亂。”
朱標目光一凝,毫不退縮。“趙尚書,難道你以為我們可以繼續視而不見這些藏匿在暗處的勢力嗎?這些腐化的官員、貪婪的商人,他們的勾結早已損害了我大明的國本,難道你想繼續為他們掩飾下去?”
趙勉淡淡一笑,語氣平靜卻帶著幾分威壓。“太子殿下言之不無道理,但朝堂之事,豈能僅憑一面之詞便輕易定奪?”
朱標眼中閃過一抹決絕,手中的折子輕輕拍擊在案上,“此事關乎國家未來,我已決定,不再拖延。若趙尚書無法配合,恐怕此事將由我親自主持。”
這一句話,猶如一聲炸雷,轟然響起。朝堂上的氣氛瞬間凝固,所有人都意識到,太子已經決定動手了。
此時,趙勉的臉色終于微微變了變,但依然保持著冷靜。
“太子,既然如此,我只能恭敬不如從命。”趙勉的語氣中帶著些許挑釁與不滿,他低頭行禮后,便沉默不語。
朱標轉向朱瀚,眼中充滿決心。“皇叔,今天的局勢,已經不容我們再觀望下去了。若我們現在不行動,日后可能會后悔。”
朱瀚點頭,語氣低沉:“我明白。若你決定了,我便會全力支持你。”
“皇叔,時間不多了。”朱標低聲提醒,語氣中透著急切,“我們必須盡快行動,否則趙勉背后的勢力會趁機反撲。”
“放心,我會安排好一切。”朱瀚眼中閃過一絲銳利,“你只需全力支持我,我們將一舉斬斷這條黑線。”
朱標的臉上露出一抹微笑,雖然略帶疲憊,但眼中那份堅定與決絕卻絲毫不減。“皇叔,若我們能成功,必能打破這些腐朽的枷鎖,迎來大明的光輝未來。”
“是時候讓這座帝國的黑暗面徹底暴露了。”朱瀚緩緩道,聲音中透著一種不容忽視的冷意。
夜幕低垂,京城的街道已逐漸歸于寂靜,然而在宮中,朱標的心頭卻依舊翻騰不已。
“皇叔,時機已經到了。”朱標站在宮殿的偏殿里,窗外的月光透過薄紗灑進來,將他的身影拉得有些孤寂。
“若趙勉真的有勾結倭賊的證據,那他手中的所有權力將成為一個巨大的危險。”
朱瀚靜靜地望著窗外,月光下的京城像是一個籠中之鳥,千絲萬縷的權力之網將所有人緊緊束縛。
“你認為,皇兄會支持你這一招嗎?”朱瀚低聲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