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拉繩,開燈。
屋子里錚亮。
楊小濤環視四周,終于有了些現代文明的感覺。
只是這年代沒有電視,沒有冰箱,更沒有電腦。
系統給出的兌換欄里也只是生活用品,至于這些電器一個沒有。
換句話說,就是有楊小濤也不敢兌換啊。
以院里禽獸的尿性,只要敢兌換出來,下一秒肯定去舉報他投機倒把,和資本主義有關聯。
到時候,說不清楚,吃花生米都有可能。
不,是一定
所以,只能用來照明。
小薇歡快的在燈泡周圍轉著,頗有飛蛾撲火的感覺。
楊小濤也不管她。
走到書桌前,沒有臺風,好在頭頂上燈夠亮。
打開機械原理與構造,繼續看書學習。
整個四合院中,前院和后院一片漆黑,只有中院耳放出散發著光明,讓起夜的人見了,心頭不是滋味。
傻柱雙手插在袖筒里,從廁所里回來,鞋上還帶著土,剛才不小心掰了塊轉頭,差點崴著腳。
這時候,看了眼楊小濤家,心里頭想著要不要也搞個燈泡。
眾人心里各有盤算。
時間一晃,1959年的元旦已經過去。
楊小濤從被窩里鉆出來,捏捏發涼的鼻子,看看時間還早,又往被窩里靠了靠。
隨手將電熱毯關上,窩了一會兒才起來。
不得不說,有了電熱毯,終于過上了暖被窩的日子,哪怕一個人,也還行。
保暖內衣穿好,又套了一件厚毛衣毛褲,外面再用舊棉襖套住,這樣搞下來,終于將寒冷擋在外面。
起身,穿上棉鞋,這同樣是兌換出來的皮鞋,在將標簽磨平后,也不怕別人看出來。
將熄滅的爐子拿到院子里,將煤灰倒掉,重新將煤球點燃,隨后把昨晚吃剩的肉丸子燉白菜熱了熱,泡著饅頭吃干凈。
拿出水壺灌滿熱水,戴上皮手套,背著包出門上班。
今年的冬天很冷,起碼比去年要冷。
這剛進臘月,四九城就下了一場雪,飄飄揚揚的落在地下直接沒了腳脖子,踩下去嘎吱嘎吱的響。
走出四合院,門口的積雪堆在墻角,一直沒化。
胡同口里,那些平日里胡鬧的孩子也少了,記憶里打雪仗的場景并沒有出現,都在家里呆著。
胡同口外,一群人在街道的組織下拿著掃柱一下一下的掃著,將已經踩爛的積雪推到一旁,只是道路仍舊泥濘。
沒有水泥、柏油馬路的年代,一場大雪下來能讓出行的人累死。
“要有輛車就好了。”
楊小濤撿干凈的地方走,蹦蹦跳跳,兜兜轉轉,心里越發想念前世的那輛電動車。
當然,在這年代想要買車根本不可能。
自行車倒是可以,只是這自行車也不好買。
不僅要錢還要票。
購買難度比他前世向往的豪車有的一比。
不同的是,穿越前他連買的機會都沒有。而現在,有了系統的幫助,購買這個時代的豪車,機會還是很大的。
跟著眾人的腳步來到軋鋼廠,進入三車間準備開工。
周圍人一起打著招呼,不少人臉都被凍的發青,好在車間里暖和,眾人活動著手腳,準備進入工作狀態。
“小濤,這么早就來了”
王法穿著軍大衣跑進車間,隨后開始脫衣服。
楊小濤點頭,“組長,昨天的活差點沒干完,今天早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