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來暑往,春去秋來。
忙碌的日子總是讓人感受不到時間的腳步。
冬天過去,春天的氣息還沒來的及細細品味,田野里的花香鳥語就已走遠。
而后,豐收的喜悅再次涌上眾人的心頭。
楊小濤戴著斗笠,站起身來活動腰骨,手上的鐮刀放在一旁,身后是一排割倒的玉米桿子。
“歇一歇,喝口水。”
不遠處一個女孩端著鐵皮水桶走過來,手里面拿著木瓢,停下后,舀水遞給楊小濤。
“謝了,二姐”
楊小濤道個謝,隨后接過木瓢咕咚咕咚喝了幾口。
見楊小濤喝水,面前的女孩目不轉睛的看著,眼睛里帶著莫名的光芒。
女孩叫楊紅兵,是楊大壯的侄女,在家里排行老二,和楊小濤同輩卻比他大一歲,所以楊小濤叫一聲二姐。
“你這城里人,干活可不賴。”
“大伯他們都被你落后面了,真行。”
楊紅兵不太會夸人,話里卻是透著真誠。
楊小濤聽了,回頭看向身后的人,咧嘴笑起來。
十米開外的楊大壯見了,連忙低下頭干活。
對于侄女什么心思他能不知道
就是楊太爺,楊家村的人都看出來了,當然他心里也是希望倆人能走到一起的。
但從現在看來,兩人間沒有摩擦出來火花,這走到一起的可能有點,小
聽到侄女拿自己比較,楊大壯也是心累。
實在是,比不過楊小濤啊。
力量上的差距他已經認了,但這體力的差別,讓他這干了半輩子的莊稼人有些臉上掛不住。
至于其他村里的漢子,同樣低頭干活,那動作絕對是被刺激到了。
“城里人咋了,城里人也得干活掙飯吃啊。”
“我們和你們一樣,都是靠自己的雙手生活,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楊小濤感慨說著,在他心里,城里的工作看起來體面,但勞動強度一點不比農村差。
“伱說話真有道理。”
楊小濤聽了沒在意,低頭繼續干活。
楊紅兵見了,也沒多說,拿著水桶往另一邊去。
他這次回來,主要是收到楊石頭的邀請。
去年過年時候,楊石頭家的查出來懷孕,這不今年就生了個大胖小子,然后回來喝滿月酒。
作為叔叔,楊小濤也不客氣,拿了十塊錢的紅包,倒是讓村里人不住的感慨。
這年頭,掙錢不容易。
有這十塊錢,楊石頭家里會輕松不少。
當然,十塊錢對現在的楊小濤來說并不多,但他也沒必要給太多。
都是一個村子里的,誰和誰還不是親戚
這次來了楊石頭家,下次再有人找,那還能拿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