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胖子走過來,楊大壯就發現不對,便問起來。
丁胖子壓著火將事情說出來。
當初楊小濤就告誡過,這種玉米的種子不能做糧種,也不是不能生長,而是種下后,會出現減產。
起初丁胖子是不信的,但在楊太爺楊大壯的訓斥下,也認了這事,并且向周圍幾個種植的村子下了通知,不要明知故犯。
可是,這事并不是說說那么簡單。
這不,第一個越雷池的出來了。
楊家莊高產玉米的事出現后,周圍幾個村子都沾了光,幾個村長都去楊家莊求取種子。
當然,哪怕楊太爺再大公無私,這種子也不是無償給的,升米恩斗米仇,不患寡而患不均,一個分配不好就是得罪人的事。
所以,有些事還是正常交易的好,每個的村子都一樣,也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當然,楊太爺要的不多,就是種子重量的兩倍。
這點幾個村子沒啥意見,甚至對楊家莊生出感激,畢竟,那點糧食比起高產玉米根本不足為道。
但這事對于秦家村來說,卻是難辦。
歸根結底,還是楊小濤的緣故。
當初楊小濤定親的對象秦淮茹,秦家村的村長就是他們家的大伯。
楊家能相中秦淮茹,也跟兩村的村長有關,當初楊父拜托楊大壯給楊小濤找媳婦,楊大壯就是找到秦淮茹的大伯,這才有了秦淮茹進四九城的事。
至于為何沒有結婚,卻是楊小濤的前身希望楊父好起來在辦婚禮。
但實際上,秦淮茹進城后,見到楊父如此,又加上在四合院里見識的多了,心里生出其他心思。
以至于后面賈家來秦家村求取秦淮茹,秦父雖然反對,但作為村長的秦家大伯,綜合考慮一番,明顯是賈家在四九城的地位更好,背后還有八級工的照顧,便同意了這門親事。
那時候的秦家村,根本想不到會有這么一天。
也就沒放在心上。
這年頭,村子的榮譽關乎到每個人,而每個人也會影響村子的榮譽。
若是楊小濤泯與眾人,沒啥出息,楊家莊也不會為他和秦家村翻臉,畢竟兩個莊子還是有姻親的。
但現在楊小濤表現出來的能力,是個楊家莊的人都能看出來,這是山窩里飛出來一條金龍啊。
誰還不想沾沾光
現在就沾到了玉米的好處不是。
于是,在高產玉米帶來的效益下,兩個莊子之間的走動越來越少。
到現在,也就是親家之間還有些來往,其他時候都是見面懟兩句,或者不說話的那種。
現如今,楊家莊生活越來越好,周圍的村子也靠了上去,他們秦家村自然不想脫離這個圈子。
但在這種關系下,他們想要登門求取,那就是把臉伸過去,被人甩啊。
這種關乎村子榮譽的事,秦家村的人自然不甘心去做,但為了村子的糧食,又不得不想辦法。
秦家村位于高家莊下游,兩個村子靠得近,不少人家互相通婚,關系也算密切。
這不,他們無法從秦家莊那里要來種子,就只能想其他辦法。
一個老成的莊稼漢子向村長建議,這年頭玉米都是自己留種,長什么樣種下去還長啥樣。
周圍人也都明白啥意思,無非就是搞點大玉米的種子,種地唄。
要說這個,他們也打聽到了,說是這種高產玉米粒不能當種子。
具體為什么沒人解釋清楚,也沒人去管。
只是楊家莊說什么,他們就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