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涉及到方方面面,還是讓他老人家拍板的好。
“看我干啥”
楊太爺沒好氣的說了句,末了對楊小濤抬抬手,“你們聽他怎么說”
兩人又看向楊小濤。
但就剛才楊太爺的態度,倆人心里明白,這事他是贊成的。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
楊小濤只是簡單的兩句話,就讓兩人心里一顫。
隨后,楊小濤將先前的打算說出來。
這次,三人聽了,面色比建立學校更加震撼。
“小濤,伱是說,要把玉米推廣開”
楊石頭最先沉不住氣,開口問道。
楊小濤點頭,“對,只要有合適的場地和人手,我覺得應該可以。”
“干這事必須干”
一旁楊大壯捶著桌子,臉上因為興奮有些潮紅。
若是能夠大規模種植,不僅楊家莊跟著收益,就是周圍的村子,也能獲得好處。
更重要的是,他呢為這個新生的國家,貢獻出自己力量。
“學校要蓋,但這錢,你拿回去村子里還用不著這些。”
楊大壯又開口,將錢推到楊小濤跟前。
“大壯叔,你說這就見外了。”
楊小濤又推回來,“這辦學可不容易,不僅要房子,還要有桌子,凳子,課本,紙筆以及請老師。”
“這里面的花費可不少。”
“您要是拿我當楊家莊的人,就別推辭”
楊小濤這么一說,楊大壯兩人的熱情消散許多,他們沒有細想,現在聽楊小濤說了才知道辦理學校有多難。
但看向楊小濤,更加認同。
這時,楊太爺開口說道。
“房子好找。咱們村東邊以前有個破窯,只要收拾收拾就能用。”
楊大壯自然知道是哪,“缺少房梁啥的,各家各戶都出點,不是問題。”
“桌凳也好說,咱們村就走木匠,趁著農閑個把月就能搞定。”
幾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將條條框框列出來,建立學校的事也有了雛形。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就是找老師了。
“這事,我們可以和鎮上匯報,相信鎮上會給些幫助的。”
楊太爺最后插了一嘴,末了又說,“實在不行,我們幾個能動彈的,先教字和簡單的算術。”
“我看行,太爺您出馬。那村子的猴崽子感不聽話我看要不您當個校長,管起來也方便。”
楊大壯開口,楊太爺便笑起來,這校長他還真想試試。
隨后幾人又是商量一番,具體章程交給楊小濤負責,學校的建設村里負責,至于其他的,還要等學校建好,跟村里人說清楚才行。
第二天,楊小濤便起程回四九城,準備忙活建立學校的事。
楊小濤走后半個月,村里的事情忙活完了,糧食上交,村里也有了閑人,楊大壯就開始召集人,將建立學校的事情說出來。
有楊太爺坐鎮,加上這事對他們孩子來說都是一條出路,村里人大都同意。
就是不同意的,有楊太爺這權威、地位的存在,也不敢多說。
而且眾人也聽說了,這事是楊小濤提出的,為此還拿出五百塊錢,這絕對是一筆巨款啊。
人家能夠為了村子付出這么多,他們這些享受實惠的哪還有臉拒絕
于是,楊家莊眾人有力的出力,沒多久就將破窯收拾起來,一根根梁木從家里搬出來,沙土瓦磚也去鎮上買來,在一所瓦工的努力下,三間房子的地基打好。
而后又是買玻璃,做窗戶,做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