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楊小濤和冉秋葉回到家里,吃完飯就趴在桌上寫寫畫畫
今天從楊家莊學校回來,楊小濤看著孩子們的模樣,就知道缺什么了
想起自己上學的時候,那教室、宿舍里的暖氣片,當年洗襪子可是沒少往上放。
尤其是放月假的時候,家里帶回來吃的,都把飯盒放上面加熱,一個宿舍的人都嘗嘗。
可在這年代,天冷了城里人都有爐子燒煤球取暖,但在鄉下農村哪有人用爐子的,大部分家里就是燒暖炕,所以到了冬天,往往就是身下的炕火熱,鼻子凍的發涼
更不用說學校了。
暖氣片沒有,頂多點個小爐子,取暖效果一般以下,孩子在這種環境下學習,太遭罪。
楊小濤清楚這年頭哪有什么供暖公司,就是暖氣片都沒有。
畢竟,有限的鋼鐵要用到更關鍵的地方,哪有人想這個。
但現在,有人想了
楊小濤就是這人。
別人家里可以不弄,但學校里,楊小濤覺得不能凍著孩子。
況且,這東西弄出來,搞不好還真有用。
于是,楊小濤在桌上開始設計取暖爐,其實就是后世普通的燒煤爐子。
不需要什么壓力泵,只是利用爐子和暖氣片的高度差就行。
雖然不美觀,但有效果。
冉秋葉好奇楊小濤回來就在書房里鼓搗,就將自己的打算跟她說了。
冉秋葉不清楚這東西啥模樣,也不知道效果如何,但楊小濤既然要做她支持就好。
至于傳宗接代的大事,只能往后安排了。
于是,晚上楊小濤便開始按照記憶里的模樣開始設計。
農村常見的暖氣爐需要爐子,水箱,水管和暖氣片,幾樣組合起來就成了簡單的供暖設施。
只是這想法是一回事,設計又是另一回事了
爐子的大小,水管的粗細,暖氣片的設計,最重要的是水箱跟爐子的結合,都不是簡單的事。
好在楊小濤有機械精通這項技能,雖然有些困難,但也能畫出大略方向。
半夜時分,楊小濤將幾張圖紙畫完,也不過是將爐子設計好。
至于其他的,還沒走開始呢。
躺床上抱媳婦睡覺
第二天繼續。
楊小濤在軋鋼廠沒事的時候就琢磨著暖氣爐的事,想要搞出來,設計是大頭,原料更是關鍵。
要是沒有原材料,再好的設計也沒用。
于是,楊小濤便將注意打到軋鋼廠身上。
作為一個萬人大工廠,每天進出的鐵料鋼材不少,所產生的廢料也不見少。
楊小濤就將目標放在這里。
讓他拿上好的剛才來做這個,不說上級不答應,就是他也覺得浪費。
好鋼用在刀刃上,現在可是精打細算的年代。
隨后,楊小濤就有了發現。
每次軋鋼廠剩下的廢管廢料還真不少。
這些管子廢鐵做工業用品不行,但挑挑選選,做暖氣片還是可以的。
而且這些東西管控的不嚴,不少堆積在里面很長時間了,楊小濤特意過去找了下負責看管的主任。
對于楊小濤這工廠的八級鉗工,還能修理機器的“年輕人”,一個看管倉庫的主任自然不會拿架子,親自領著楊小濤在倉庫里轉悠,說不定就能有啥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