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是聽說了,徐遠山若是再進一步,最能接替他位子的以前是孫國,現在嘛,孫國和王國棟一半一半。
這其中,王國棟能夠有這一半的機會,那都是因為面前年輕人的緣故。
楊小濤跟著主任在倉庫里看了看,這里面有鉗工加工的廢品,也有其他像鍛工,焊工留下的,雜亂無章的堆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鋼鐵垃圾山一樣
“陸主任,這些東西就這樣一直堆著”
陸主任見他問的也不是大的問題,就說道,“這些東西都是經過挑選剩下的廢料,最后的歸宿要么是回爐融了,要么就是打造農具。”
“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人來處理,你現在看到的只是這個季度的”
楊小濤又看了會,這些廢料,挑選有用的,只要經過簡單加工,做管子和暖氣片不成問題。
楊小濤又問了幾個問題,陸主任痛快說著,對于楊小濤需要一些鐵皮鐵管更是豪放的讓他隨便拿。
“誰不知道你是研發組長啊,這點東西根本不用上報,我做主就行”
陸主任拍著胸口保證道,心里也想知道楊小濤干啥。
離開倉庫,楊小濤回到車間檢查一遍日常維護保養記錄情況。
此時的三車間運行的最完善,其他幾個車間雖然也去講解過,但執行力都不強,甚至于有人一連幾天不寫,最后一天劃拉幾下就算是應付了。
楊小濤發現了也沒說啥,說多了誰都煩。
只要以后顯示出對比效果來,自然有人會跟著學。
回到家里,冉秋葉在家里做飯,兩人吃完后,冉秋葉在一旁看書,楊小濤繼續設計圖紙。
四合院里繼續上演雞毛蒜皮的事。
今天傻柱倒垃圾故意撒在許大茂家門口,賈張氏又在院子里罵了誰誰誰,棒梗去傻柱家拿了一兜花生米,前院三大爺家里吃飯時候鬧騰起來,于莉直接回了娘家,后院劉海中又在打孩子
紛紛擾擾四合院,并沒有打斷楊小濤的思路,更不會有人來找不自在。
晚上,和冉秋葉一番云雨后,冉秋葉在潮紅中睡去,楊小濤則是休息一會兒,繼續起來奮筆疾書。
如此,一個周后,眼看著要進入十一月份了,楊小濤的圖紙終于完成了。
看著桌上的圖紙,還算是滿意。
這是經過三次刪減修改后的成果,里面具體的尺寸,長度,數據,各個部件都是經過理論驗證,多次計算后的結果。
楊小濤覺得,先搞一個出來,在家里安裝試試看看效果,若是可以就這樣了,若是不行,再改進。
畢竟,天冷了,運動的時候也不能頂著被子不是。
想到就做,第二天楊就來到軋鋼廠,跟王國棟說了一聲,就在三車間里打起爐子來。
王法幾人好長時間沒見楊小濤動手了,這一次見了立馬過來看看。
車間的任務降低,他們這些鉗工的工作也沒以前那么忙了,有時間過來看看。
“小濤,你這是,打爐子”
王法從一旁看著楊小濤的圖紙,摸著下巴問道。
只是這爐子跟現在的爐子不一樣啊,更加細長。
楊小濤設計的爐子就是為了符合蜂窩煤的高度,正好可以容下三塊蜂窩煤,這樣的搭配,只要保持好火候,爐子一旦燃起來,只需要早中晚各換一塊就行。
“對,新爐子”
楊小濤也沒有藏私的意思,指著圖紙跟幾人介紹起來。
一旁好奇的車文偉湊過來,“伱這爐子可是得費點功夫啊”
“嗯,最好找個鍛工幫忙”
一旁的李楠趁機插話,最后自告奮勇的找人去。
沒一會,楊小濤將幾個小零件加工完,李楠領著一個高大漢子走過來。
這人楊小濤也認識,就是三車間的鍛工劉國剛。
論起技術,劉國剛是五級鍛工,本事不小,更是為人痛快,在三車間里口碑不錯。
而且他也是劉玉蘭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