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
正午
曼哈頓島東南角,連接布魯克林區的布魯克林大橋旁邊,占地面積約7公頃左右的紐約最大海鮮批發市場-富爾頓魚市futon,逐漸安靜下來
2005年,富爾頓魚市搬遷至曼哈頓東北部的布朗克斯區最東端,名為新富爾頓海鮮批發市場,與紐約拉瓜迪亞機場隔海相望。它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米國第一大海鮮批發市場。
如果要追溯富爾頓魚市的歷史,則要從17世紀初期算起。
1626年,荷蘭人彼得米組伊,以24美元的代價戲劇性地從印第安人手中買下了曼哈頓。。
之后,大批荷蘭移民便漂洋過海來到此地,短短的30年間,曼哈頓島的經濟就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1659年,在島上居住的荷蘭人在現在魚市所在地開辟了第一個農貿市場。
在300多年的滄桑巨變中,曼哈頓一天天在壯大,富爾頓也在一天天的繁榮。
并且,隨著市民對于海鮮食材需求量不斷的增加,它逐漸從農貿市場演變成今天的這個單一的魚市。
1921年一場火災讓富爾頓魚市被燒成了廢墟。
廢墟上重建的魚市,最終以荷蘭商人羅伯特富爾頓的名字,命名了這個舉世聞名的魚市。
如今的富爾頓魚市,年批發海鮮銷售量超過2億米元
各種新鮮魚類和種類繁多的海鮮,使它早已聞名全米國、蜚聲世界。
比如智利的鮮活大石蟹、菲律賓的金槍魚、塞內加爾的大墨魚、委內瑞拉鮮艷可人的紅鯛魚、新西蘭的貽貝、比利時的箸魚、加拿大的龍蝦和海膽等等
這些鮮活的海鮮產品,全都是從世界各地空運至此,加上當地的海產品,總品類多達近200種。
富爾頓futon魚市,最南端的一棟五層老樓門前。
野火酒吧的酒保艾麗卡,抱著雙臂站在車邊對身旁的白邁克抱怨道。
“怎么最近牡蠣生蠔的價格漲了這么多啊”
“我記得夏天的時候,只需要6米元就能買一箱了。。”
“嘖”
白邁克靠在車邊吐出一團煙霧,苦笑著攤手道“我也有兩個多月沒過來轉轉了,根本不知道價格上漲了這么多啊”
“。。”
艾麗卡有些泄氣的拉開車門坐進后排,偏頭看了一眼不遠處的五層老樓,用手敲了幾下車玻璃。
白邁克猛吸幾口香煙,把煙頭丟在腳邊踩滅,坐進駕駛室從后視鏡里看著艾麗卡。
“我們再等一會兒盧迪。”
“你等會兒直接回酒吧嗎”
“嗯。。”
“不然呢我還能去哪兒”
“呵呵”
白邁克伸手摸了一下自己的褲子口袋,想了想,轉回頭看著艾麗卡認真的說道。
“等會兒,我們把盧迪送回去之后。。”
“帶我去見見你的孩子吧”
“。。”
艾麗卡不太明白他到底是什么意思,略有些抵觸的搖頭道“你見他干嗎”
“那小子現在連我都不愿意看到。。”
“哈”
白邁克感覺很有趣的笑道“那更要去見見他了啊”
“我從小就沒有爸爸,不想他也和我一樣。”
“。。”
艾麗卡從后視鏡里盯著白邁克看了一會兒,皺著眉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