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也讓已經制定好了多個作戰計劃的軍方指揮部的參謀們,有些摸不到頭腦。。”
“隨后,麥克阿瑟將軍很快就想起了那份調查報告中的建議,認為如果能夠巧妙控制島國皇室成員,就能用最小代價完成對島國的戰后管理和統治。。”
“所以,麥克阿瑟將軍讓島國皇室公開發表了一篇人間宣言,讓他們承認自己只是人不是神,讓其對國內民眾自我否定了曾擁有的一切神權。。”
“但是很明顯,這樣做還遠遠不夠”
“所以露絲本尼迪克特在后來的調查報告中,又補充建議了應該從島國特殊文化價值觀作為切入點,米國人必須跟戰備的島國建立一個具有等級差距的情義關系”
“她在這里提出的建立情義關系,其根據就是島國歷史文化中,特有的另外一個主導其民眾普遍價值觀的重要因素。”
“義理”
大衛向幾人再次豎起手指,解釋道。
“在島國人的普遍價值觀認知里,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天然形成的義務,必須報恩”
“比如,前面我提到的神明恩賜、皇恩、父母恩等等。”
“這些對于普通島國人來說,都是永遠無法還清的恩。”
“另一種,則是他們與兄弟姐妹,同事、同學和朋友之間不存在義務的恩,取而代之的就是義理。”
“大家也可以把它理解為,我們熟悉的情誼、情義等概念。”
“比如,某個島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受到了來自朋友或同事的特殊關照,他就會覺得自己在義理上有所虧欠,哪怕是再小的人情恩惠,也會想盡辦法償還上。。”
“義務和義理的最大差別在于,義務是天然形成的,無法還清的;義理上的虧欠,則是必須要還的,同時也是能夠想盡辦法還清的。。”
“換句話說義理,在本質上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互相都會默契遵守的契約關系,也是島國社會特殊文化環境下的社交潛規則。”
“島國社會文化中的普遍共識,是一個正派的人必然會嚴肅對待義理,也最討厭別人說自己是個不懂義理,不懂的知恩必報,是個忘恩負義之人等等。”
“如果這種人認為,自己虧欠了別人的義理無法償還,就會感覺是一種折磨和恥辱,甚至可以不惜一切想盡辦法償還義理”
“因此,露絲本尼迪克特提出了島國社會文化中除了報恩文化之外的另一個核心價值觀,恥感文化。”
“比如,島國古代有兩個涇渭分明的階級,平民與武士。”
“如果是平民被武士打了,平民選擇忍氣吞聲不去報復,是可以被理解的。。”
“因為武士的社會等級比他高,沒有人會認為平民失去了面子或應有的社會地位。”
“但是如果換成武士被平民打了或辱罵了,而武士沒有去報復。。”
“那他的這種行為,絕不會被社會認可和接受”
“對于這種沒有面子,侮辱了島國武士道文化精神的行為,武士必須以死謝罪,并且在死后還會被人作為談資調侃、傳播。。”
“反之呢”
“如果武士一怒之下砍殺了侮辱自己的平民,在法律上因武士的社會等級較高,所以他是無罪的”
“由此可見,島國人的榮譽感和恥辱感,源自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輸給比自己等級高的人不可恥,敗給等級比自己低的人就會令他們無法容忍”
大衛向幾人攤開手,笑道“如果大家能想通這一點,就不難理解島國在宣布戰敗后,對麥克阿瑟將軍表現出的順從、謙卑態度了。”
“在二戰中,他們把自己定位成誓死捍衛自己榮譽的武士,而米國則是那個平民。。”
“他們本想打敗平民,來獲得屬于自己的榮譽和戰利品。”
“可讓他們沒想到,自己居然被平民反殺了,這肯定是一種恥辱”
“但后來我們的軍隊,用一次次的勝利讓他們逐漸明白,原來他們自己才是一個弱勢的平民,米國人才是擁有更高等級的武士。。”
“所以自己先挑戰了對方,侮辱了對方,反過來被對方打的半死不活、滿地找牙,也生不出報復心理或心懷不甘,更算不上是一種恥辱了。。”
“但是現在許多人都認為,島國人骨子里就是畏強凌弱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