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中的交易,都是由人來完成的。”
“而人們在希望達成交易時,往往都會遵從人性做出選擇。。”
“這些客觀規律,讓周期模式顯得十分可靠,也讓我們能看清楚它的波動的時間、市場、力量和速度等細節,以及促成這些細節其背后的重要原因。”
“因此,我總結了周期的三大規律!”
“一、任何事件的發展都不會是一條直線,而是一條起伏的曲線。”
“金融市場周期大漲之后必有大跌,大跌之后必有大漲。”
“但普通投資人通常只會看到它的波動,卻無法想清楚其中存在的英國關系。。”
“二、歷史不會重演過去的細節,只會重復相似的過程!”
‘“如果,我們現在回顧大蕭條時期的經濟波動曲線,總能在其中找到某些非常相似的細節。。”
“但這些細節背后的起因,以及它們存在的偶然性、必然性和隨機性,卻次次不同。。”
“所以我對于周期的大趨勢或大方向可以進行一些預測,但我無法準確界定它的波動深度和波動時間。。”
“三、周期會圍繞著無數均衡點組成的基本趨勢線上下波動,市場的發展方向不是在極端就是在走向極端。。”
大衛講到這里,看向導師巴特萊教授,從他眼神中看到了一絲贊許之后,感覺更加放松的小道。
“我曾在報紙上看到過一則報道,它說在過去無數年的時間里,大自然的生物循環周期非常有規律。。”
“而有人參與的經濟活動、企業活動、投資活動的周期,卻非常不規律,且很容易走向極端。”
“因為大多數人都只會考慮到自身的利益得失,當獲得部分收益后,還會想著更加貪婪的占有更多。。”
“所以我認為,要研究周期就必須先研究人、了解人性,分析影響人們在作出某個重要決定時的重要因素等等。。”
大衛單手扶著幻燈片,重新換了一張自己準備好的“圖示”,眼神平靜、表情認真的說道。
“除了剛才我說的周期三大規律,我為了能夠更加系統的研究周期,把它分成了三類九種~”
“第一類周期,基本面周期!”
“它包括經濟周期、政府調節周期和企業盈利周期。”
“第二類周期,心理周期。”
“它包括金融投資者的中百情緒周期,風險態度周期和心理均衡周期。”
“第三類周期,市場周期。”
“它包括了股市、信貸市場、不良債權市場、房地產市場和大宗商品期貨市場等。”
“所以為了方便,我就講將他們同意歸入了市場周期。”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第一類周期,基本面周期。”
“關于經濟周期和政府調節周期,我之前已經講過了,現在主要講一下企業盈利周期。”
“從理論上講,一個國家所有企業的產出之和,就是一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
“對于一家企業來說,產出投入x生產率。”
“我在經過查看一系列國內經濟數據之后發現,國內企業盈利曲線的波動幅度,要比國民生產總值搞出二、三倍,甚至更多。。”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國內企業在制定發展經營的決策中,都或多或少的使用了兩種杠桿,經濟杠桿和財務杠桿。”
“比如,企業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形成的固定成本,在總經成本中的占比越大,形成的經營杠桿就會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