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兩個年齡相差三歲的“同齡人”,默契的伸出手臂握住對方的手,相視而笑。
有了這個短暫的小插曲,三人之間的陌生氣氛慢慢散去。
布魯默習慣性的從桌上找到了紙和筆,走到旁邊坐好,準備做一些簡單的談話記錄方便自己回去查看。
杰弗里(杰夫)在看到布魯默的行為時,最初還感覺有點意外。
可當他看到大衛從旁邊的抽屜里找出筆記本和鋼筆時,立刻意識到自己好像也應該表現出足夠尊敬對方的態度~
于是,他也掏出了自己隨身攜帶的備忘錄和鋼筆,抬頭看向大衛,靜靜的等待著。
大衛把鋼筆帽打開,掃了一眼手表,沉吟幾秒后說道:“我們現在生活的時代,無疑是一個歷史上非常混亂的階段~”
“人與人、國家與國家之間,都存在著各種危機、各種困惑和各種分歧。”
“我很喜歡研究歷史,也很喜歡通過經濟學的角度透視分析各種問題,并努力尋找答案。”
“比如,我覺得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時期發生的經濟衰退、通貨緊縮和流動性陷阱等問題,都是由于29年股市崩潰之后企業發展目標的轉變所致。”
“目標轉變?”
“你能詳細講講嗎?”杰弗里聽到大衛提起了自己最喜歡研究的大蕭條時期,感覺興趣更濃的追問道。
“好啊~”大衛看到他很順利的“上鉤”了,便在腦海里飛快組織語言,緩緩說道。
“我在研究這段歷史的時候,曾在偶然間發現了經濟學家們可能都在無意間忽視了一個關鍵點,企業資產負債表的衰退!”
“不過在我查找了大量資料和文獻之后,發現1933年著名經濟學家歐文·費雪,在《計量經濟學》雜志上發表過一篇關于債務和通貨緊縮的論文。”
“他在該論文中,用大量篇幅探討了負債累累的企業的償債現象。。”
“但他卻沒有意識到,償債對于降低總需求所產生的直接作用。。”
“他認為,企業為降低負債采取的廉價拋售行為,不僅變相加劇了通貨緊縮,還將導致企業實際負債李的持續上升。。”
“而且我還發現,歐文·費雪沒有在該篇論文中考慮到企業在低通脹和低利率的時期,依舊堅持償債的情況。。”
“所以我認為,他在撰寫該篇論文的時候,并沒有發現企業資產負債表衰退是大蕭條時期米國經濟持續下行的主要暗線。。”
“暗線?”杰弗里把這個詞兒寫在本子上,皺眉看向大衛,想聽聽他的解釋。
大衛拿著鋼筆隨手寫下一行字,把它展示給杰弗里看過之后,微笑說道。
“我說的資產負債表衰退這個概念,認為特定的外部沖擊會從根本上改變企業或個人的行為目標。”
“尤其是當一個國家整體資產價格出現下跌,經濟局勢處于下行期的時候,就會迫使企業將他們最優先的目標,從利潤最大化轉變為負債最小化,以修復受損的資產負債表。”
“簡而言之,就是企業在經濟處于衰退的時期,必須優先考慮如何解決生存的問題,再去考慮其他。。”
“而這種行為轉變反過來,又會導致比一般經濟衰退更加嚴重的后果。。”
“比如,當一家企業準備把未來兩年內的工作中心放在負債最小化,而非利潤最大化上面,這就改變了經濟對于作為標準工具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回應。”
“私營企業作為借貸方將會直接表現出沒有任何借貸意愿,致使利率失去了其作為將個人儲蓄導入企業投資的溝通的渠道的作用,最終導致這部分資金成為了銀行的負債,讓銀行陷入流動性陷阱的困局,無法自拔。。”
“如果把這段話簡單概括,就是身負巨額債務的企業在通縮時期,無論借貸利率多低都不會有興趣再增加企業負債了。。”
“你等下!”在旁邊做記錄的布魯默,忽然抬起手示意打斷了大衛,有點疑惑的問道。
“你剛才不是在說通脹嗎?怎么又講到通縮了?”
“呵呵~”
大衛的左手伸進抽屜里,找到了一個硬幣,把它舉起來對布魯默解釋道。
“假如,我們把通脹與通縮比作硬幣的兩面;將加息和降息等貨幣政策,比作推動硬幣反轉的兩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