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老羅蘭花費了一生的時間,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現如今,在香江地產、酒店、紡織、銀行、橡膠貿易、倉儲、船廠、金融投資等行業里面,都有嘉道理家族的影子。。
比如在1964年,老羅蘭還與米國著名石油公司標準石油公司,下屬的東方能量公司達成合作協議~
雙方共同投資組建了半島電力公司,興建了青衣島,嘉道理占有40股權,并負責電力銷售。
電力,作為現代社會人們生活無法離開的資源,會為嘉道理家族帶來了無盡的財富。。
再比如1971年,老羅蘭代表嘉道理家族,與渣打銀行和施羅德公司達成合作,共同投資組建寶源財務公司,嘉道理占20的股份,并任董事局主席。
該公司在74年香江政府放開黃金貿易管制以后,開始擴大經營各種金融業務,是如今香江屈指可數的大型財務公司,也是金銀貿易場實力排名非常靠前的會員貿易商。。
而過去幾年國際黃金價格,從71年的35米元每盎司,漲到了75年200米元每盎司左右。
后來在76年末,金價跌到104米元每盎司,又在今年上漲到了266米元每盎司左右。
國際金價波動幅度如此之大,嘉道理家族作為金銀貿易場資金實力最雄厚的會員貿易商之一,近些年到底賺了多少錢?
這個問題,也許只有老羅蘭和他的兒子邁高,才知道準確數字。
不過羅慶仁是在哈佛大學經濟學院畢業的高才生,對于這個問題他心里早就有過一些猜測~
假設,把羅家擁有的財富,比作一個標準計量單位~
在過去幾年,羅慶仁覺得嘉道理家族如果只投資了黃金現貨,且全部操作正確,純收益應該是四個標準單位。。
如果,嘉道理家族不僅在香江和倫敦投資了黃金現貨,還在米國芝加哥投資了黃金期貨合約,那最后的投資純收益就很難推算出來了。
這個數字,可能是六、八、十,甚至更多。。
總之~
按照羅慶仁的推測,嘉道理家族在黃金市場里賺到的財富,應該足以買下至少四個羅家!
可即便是這樣,老羅蘭掌控的嘉道理家族實力越來越強,在香江近幾年卻表現得越來越低調,越來越沒有存在感了。
它,或者他,為何會這樣?
羅慶仁問過自己的父親,得到的回答是:“發達了,自然要低調。”
“只有傻瓜,才會毫不遮掩的四處炫耀!”
。。。
一頓午餐的時間,羅慶仁從周禮文的口中,已經確定了自己的猜測。
他們突然提出要投資黃金,不是他們的本意,而是學弟大衛在離開時,留給他們的可選“任務”。
阮小玲,是周禮文主動向大衛送出的“投名狀”。
大衛如此安排,也許是想做一次忠誠測試,或只是他的隨心之舉。
羅慶仁沒有去過度的猜測什么,默默記下就是了。
事不關己,可無視。
。。。
餐后。
羅慶仁向周禮文要來了邁高的聯絡方式,準備告辭時,忽然被阮小玲喊住了。
她在羅慶仁好奇的注視下,鼓起勇氣講了想學習英文口語和書寫課程。
羅慶仁聽到竟然是這種小事,忍不住笑著搖頭道:“你想學習,這是好事兒啊。”
“香江有上百所教授英語的學校,英語私教也有很多啊。。”
“我。。我想請您幫忙教我,或者介紹一位口音純正的英語老師。”阮小玲眨著眼睛,用力搓著手又道。
“。。口音?”
“哈哈哈哈~這個的確是個問題。”羅慶仁似乎被阮小玲的話,勾起了某段很有趣的記憶。
他大笑著搖搖頭,對周禮文道:“這方面你應該很有體會”
“如果人在成年后學習英語,都難免會在講口語的時候,夾雜著古怪口音。。”
“只有那些從小就接受過正規英語教育,或成長生活在國外的人,成年后才沒有這種古怪口音。。”
“比如我在哈佛讀書的時候,有一位印度裔同學的咖喱口音很重,我們經常聽不懂他怪腔怪調的講什么,聊天時總會忍不住取笑他。。”
“哈哈哈~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