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用粉筆在身旁的黑板上寫下標題后,繼續一邊向下寫著一邊說道。
“經濟系統,有幾個簡單的零部件和無數次重復的簡單交易組,這些交易首先是由人的天性所驅動,因而形成三股主要的經濟動力。”
“它們,是生產率的提高,短期債務周期和長期債務周期。”
“得出一個良好的模型,便于我們跟蹤經濟走勢,并理解當前正在發生的事情。”
“生產率,主要由兩個關鍵因素構成,科技與人。”
“我們都知道,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各種顛覆傳統行業生產模式的創新工業機器層出不窮”
“人類僅用了不到兩百年時間,就完成了兩次跨越式的工業革命,讓生產率提高了無數倍。。”
“但由于工人們受教育程度,和缺少工作經驗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制約生產率快速提升的關鍵因素,已經不是科學技術的發展,而是能夠熟練操作使用高新科技機械設備的人才培養。。”
“所以,我在模型中把時間作為模型的橫軸,生產率的提高程度作為縱軸,以第二次工業革命結束為起點,按照時間畫出了一條生產率增長線。。”
“大家請看”
“它,就是我們忽略了信貸、短期債務和長期債務存在的情況下,過去百年的經濟增長圖。。”
“那如果我們要在這張圖上,增加短期債務周期曲線和長期債務曲線,這幅圖就應該是這樣。。”
大衛在圖上畫了一條大波浪線,又在它旁邊畫了一條“纏繞形態”的小波浪線,繼續說道。
“說完了生產率,我們接下來聊聊形成經濟發展動力的另外兩個關鍵”
“我們通常所說的經濟,其實不過是無數交易的總和。”
“交易,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每個人在消費買東西的時候都是一筆交易。。”
“在每次交易中,買方使用貨幣或信用向賣方交換商品,服務或金融資產信用在使用時和貨幣一樣。”
“如果我們把花費的貨幣和信用加在一起,就可以得出支出總額。。”
“支出總額,是經濟的重要驅動力,因為支出金額除以銷量,就得出了價格。。”
“就是這么簡單~這,就是交易!”
“所有的經濟周期和動力都是交易造成,理解了交易,就理解了整個經濟。”
“一個市場,是由買賣同一種商品的所有買方和賣方組成的。。”
“例如棉花市場,白糖市場,汽車市場和股票市場等等。。”
“把全部市場的總支出和銷量加在一起,就得到了了解經濟運行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個人,企業,銀行和政府,幾乎每天都在以上述方式從事交易。”
“用貨幣和信用交換商品,服務和金融資產,政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買方和賣方。。”
“政府有兩個組成部分,即負責收稅的中央政府和負責花錢的中央銀行米聯儲。”
“米聯儲,控制著經濟中的貨幣和信貸數量。”
“不同于其他買方和賣方,央行會通過影響利率和發行更多貨幣來實行這個政策。。”
“我們在接下來會看到,正因如此,央行在信貸流通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信貸,是經濟中最重要的,也是人們最不了解的。。”
“它之所以最重要,是因為它是經濟中最大且最為變幻莫測的一部分”
“組成信貸的貸款人和借款人,與在市場中進行交易的買方和賣方,其實沒有兩樣。。”
“通常,貸款人會希望自己的錢生出更多的錢,而借款人則想購買當前無法負擔的某種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