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汽車、房產。。”
“或是為了進行投資開辦企業,向銀行借貸。。”
“不過,信貸看似簡單,實則復雜。”
“因為信貸,在不同人的口中,還有其他不同的名稱”
“信貸一旦產生,它會立即成為債務。”
“這筆債務,即放貸人的資產,也是借貸人的負債。”
“等到借款人今后償還了貸款并支付了利息,這些資產和負債相互抵消,一個完整的交易流程,才得以完成。”
“那么,信貸為何如此重要?”
“這是因為,借款人一旦獲得信貸并可以增加自己的支出”
“不要忘記,支出是經濟的驅動力,一個人的支出,就是另一個人的收入。”
“想想看”
“你每花1塊錢,另一個人就掙了1塊錢,而你每掙1塊錢,必定有別人花了1塊錢。。”
“你花的越多,別人掙的就越多。。”
“如果某人的收入增加,其信用度就會提高,放貸人就更愿意把錢借給他。。”
“而信用良好的借款人,一般都具備兩個條件~償還能力和抵押物。”
“借款人向銀行申請貸款,必須具備償還能力!”
“如果無法償還借款,他還可以用有價值的資產作為抵押物,這樣銀行才會放心的把錢借給他們。”
“所以收入增加使得借貸也增加,從而能夠增加支出。”
“信貸,不僅可以同時滿足貸款人和借款人的需要,還能推動信貸市場的發展速度,進而讓它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動力之一。。”
大衛說到這里,故意停下看向戴安和麗芙琳,發現她們兩人臉上都沒有露出感覺很無聊的表情,便繼續說道。
“由于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這將導致借貸進一步增加,并不斷循環這一自我驅動的模式導致經濟增長,也正是因為如此才產生了經濟周期。”
“我記得,最早提及經濟周期理論的書籍,是馬克思寫的《資本論》。”
“我看完了《資本論》以后,發現在一項交易中,為了獲得某樣東西,你必須付出另一樣東西。。”
“長期來看,你得到多少,取決于你生產多少”
“我們的知識隨時間而逐漸增多,知識的積累會提高我們的生活水平,我們將此稱為生產力的提高。”
“一個善于創新和勤奮的人,將比那些自滿和懶惰的人更快的提高生產率和生活水平。。”
“生產率在長期內最關鍵,在短期內不一定會被體現出來。。”
“信貸周期曲線,才在短期內最重要的。。”
“這是因為生產率的提高不會劇烈波動,信貸產生的債務才是經濟起伏的一個重要動力。。”
“信貸,讓我們能夠在短期內通過借債消費超過整體收入,但在還債時又不得不讓消費低于收入。。”
“債務量的波動有兩大周期,其中一個周期持續大約5年至8年,另一個持續大約75年至100年。”
“大部分人雖然能夠感受到波動,但由于離波動太近,每天每周都身臨其境,通常并不認為這是周期。。”
“經濟周期曲線的上下起伏,不是取決于人們多么善于創新和勤奮工作,而是主要看信貸的總量。。”
“我們可以先想象一個,沒有信貸的經濟運行,在這樣的經濟運行中,增加支出的唯一辦法是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