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呂不韋死后,這呂氏春秋便成了嬴政的禁忌。
如今嬴政提起呂氏春秋里的故事,莫非在敲打李斯
就在眾人胡思亂想,李斯頭皮發麻的時候,嬴政又接著說
“治國之道,在于賢明之士創法立制,庸碌之輩因循守舊,我大秦土地貧瘠,民風彪悍,所以法制嚴明,才能正視聽;
但如今,我大秦已然統一了六國,坐擁六國富庶之地,還要遵循舊制,豈不是與那楚人刻舟求劍無異”
“那依陛下所言,賑災難道就不是遵循舊制嗎”
李斯疑惑道。
嬴政看了他一眼,澹澹道“自然不是。
朕遵循的舊制,與你們熟悉的舊制不同”
“敢問陛下,有何不同”
姚賈忍不住追問道。
嬴政笑了笑,沒有回答,轉而看向李斯“李廷尉可讀過晏子春秋”
李斯“”
什么情況
怎么又問我
明明是姚賈問的啊
李斯感覺自己被針對了,但嬴政的問題,他又不敢不答,于是恭敬答道“回陛下,臣讀過。”
“那李廷尉可知晏子修路賑民之事”
“這”
李斯愣住,其余眾人面面相覷。嬴政意味深長的笑道“晏子賑災,景公不許,正當時,晏子為景公修筑路臺,遂征調饑民為工,三年臺成而賑民。”
話到這里,頓了頓,又感慨了一句“這舊制你們都不知道,看來還是書讀少了啊”
“”
李斯等人聽到嬴政的話,不禁老臉一紅,啞口無言。
草
又被陛下裝到了。
這辦法堪稱一絕。
既能賑災,又不違背大秦律法。
簡直兩全其美。
“陛下大才,臣等佩服”
李斯,馮去疾,王綰,姚賈等人,齊齊朝嬴政行禮。
趙昊心里狂翻白眼,不知該說什么好。
晏子賑災的事,這些治國大臣肯定是知道的。
但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活學活用,又是一回事。
畢竟事關晏子,他們了解更多的是晏子的為官之道。
而晏子賑災,頂多就當作一件奇聞逸事來了解,誰會想到運用到現實中。
所以,古人大多都是死讀書,讀死書的,真正活學活用的人,沒幾個。
但是經過嬴政一提醒,眾人馬上就反應了過來。
只要將這晏子賑災的辦法,稍加改動,就能完美運用到東郡水災之中。
“好了,爾等回去,記得好好讀書,別像今天這樣,丟朕的臉,都回去吧”
“臣,臣等遵旨”
聽到嬴政的話,眾人好不憋屈,最終也只能捏著鼻子領旨。
目送他們離去后,趙昊忍不住哈哈大笑。
嬴政也笑了“哼,一群廢物”
雖然始皇帝在眾臣面前找回了在趙昊那里丟的面子,但以工代賑的前提是,有足夠多的錢糧。
現在策略是定了,剩下的便是錢糧的問題。
所以趙昊又被始皇帝帶回了書房。
然而,趙昊剛回到書房,就對始皇帝表達了不滿的情緒。
“父皇,你這也太不厚道了吧,拿我出的主意,提點自己臣子”
嬴政坐回書桉后,看了他一眼,接過趙高遞來的茶水,喝了一口,才不疾不徐的道“朕答應了你的要求,你給朕出主意,這算什么不厚道”
“真的嗎父皇答應兒臣了”
“行了,你還是說說國債卷的事吧,什么時候能弄出來”
“這”
趙昊想了想,道“估計還得半個月”
“半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