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扶蘇遲疑了一下,緩緩打開圖紙,擺在桌案,開始仔細研究圖紙。
四人就這么一問一答,忙活了幾個時辰,直到天邊泛起魚肚白,扶蘇才完全弄懂了,將圖紙和煉鋼的密法收起來。
這些東西,他不準備放在幕府,得拿回自己的寢閣,找個秘密的地方藏起來。
“長公子,公子交代的事情,我們已經告知您了,接下來,我們將奔赴西域,為大秦開辟絲瓷之路,不管前路如何兇險,不管我們能否活著回來,我們都希望您好好照顧公子,他真的很敬重您”
來到幕府門口,看著天邊灑下的朝陽,忠賢難得鄭重其事地看向扶蘇,躬身一禮。
“長公子大恩,我們沒齒難忘”
大虎,二虎也表情鄭重地行禮。
扶蘇微微愣神,旋即有些哭笑不得的道“你們在想什么呢,昊弟是我的弟弟,我自然會好好照顧他,你們放心,我會永遠照顧好他”
“多謝長公子”
忠賢三人對視一眼,再次躬身,然后緩緩離開幕府。
等他們走后不久,扶蘇抬頭看了看天邊的朝陽,又喃喃自語“蒙將軍,不是扶蘇迂闊,是扶蘇不想再過以前的日子了,扶蘇也想為自己而活”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扶蘇將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探查礦脈之,爭取早日煉成大秦第一批鋼材。
當然,高爐的建造也會同步進行。
他決定將高爐建造的工作交給蒙恬,讓蒙恬安排人,全力以赴的造高爐。
高爐的建設,沒有趙昊想象的那么容易,建造過程中遇到的無數問題,都需要解決。
好在扶蘇是九原的監軍,只要他愿意,可以調動三郡的人力物力財力,將高爐建立起來。
接下來的十幾天,扶蘇成功找到了磁鐵礦脈,蒙恬也好不容易將一個簡易的高爐造了出來。
此時,太陽高照,扶蘇抬手遮額,看著高高立起的爐子,不由嘆了口氣“真不容易啊,原本以為幾天就可以建好的,沒想到弄了十幾天”
“長公子,這個大壇子真能煉出你說的鋼材來”
蒙恬是三十萬大軍的統帥,從小博覽群書,也算見多識廣,但是他從來沒有見過,眼前這個像壇子一般的怪東西。
而且,不管是朝廷煉青銅,還是煉鐵,都沒有像扶蘇這樣的煉法,語氣中自然帶著幾分質疑。
說來也奇怪,蒙恬雖然對扶蘇不爭氣,感到十分沮喪,但扶蘇折騰鋼材,他卻鼎力支持,甚至比扶蘇還期待鋼材的成功。
或許,這與他本身喜歡鉆研工事有關。
畢竟毛筆和古箏,都是他改良的。
“能不能煉出來,到時候就知道了。”
扶蘇笑著朝蒙恬賣了個關子。
對于趙昊的本事,他是無腦信任的。
高爐建好,剩下的就是弄鑄造的模具。
這個交給軍中的那些工匠就可以了。
不過,對于他們提出的用泥范鑄造,扶蘇沒有同意。
卻聽一名資歷最深的工匠道“長公子為何不同意泥范鑄造法,這是當今最好的鑄造法,只有咱們這些軍中匠人才能做出來,一般民間匠人可沒有這手藝”
“泥范鑄造法雖好,但還滿足不了我的要求”
扶蘇笑著搖了搖頭。
這泥范鑄造法,在商朝時期就已經盛行,到商朝中期發展到頂峰,后來被各國軍器所壟斷。
到秦國統一六國,民間幾乎找不到泥范鑄造法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