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目光炯炯,意味深長的道“雖然此遺詔是殘詔,但我們可以完整呈現在眾人面前。”
“畢竟陛下從未發出過殘詔,而且,此殘詔也無人知曉。”
“如此,在下以為,皇帝詔書如何,當定于廷尉與趙高之手,廷尉覺得如何”
“大膽”
李斯臉色突變,不由厲聲喝道“趙高安敢如此膽大妄為,難道想被夷三族乎”
“廷尉之言,何其可笑”
“老夫身為治國大臣,一心謀國,有何可笑”
“廷尉既是謀國大臣,當為國之棟梁,此等危難之際,何不挽大廈之將傾倘若趙昊興兵北上,廷尉難道要眼睜睜的看著大秦天下落于他手早知如此,趙高何必冒死來咸陽,請廷尉弘揚陛下大治,何須背負夷三族的大罪”
“趙高你想跟老夫同罪”李斯愕然了。
“廷尉迂闊守規,不納趙高良言,趙高只能自己謀劃,與廷尉無關”
趙高面無表情的道。
李斯深深看了他一眼,思忖半晌,終于點頭道“你先說你的想法,老夫再斟酌一番”
“王綰獻三省六部制,意圖非常明顯,那就是分割帝國權力,從今以后,廷尉再無大展宏圖之機。趙高欲與廷尉同心協力,維持帝國原來的面貌,以廷尉權傾朝野,安邦定國”
“如何權傾朝野如何安邦定國可有方略”
“廷尉明察”
趙高拱手一禮“陛下生死不知,暫時不宜大動干戈,但是王綰監國,卻不能再讓他成行,否則趙昊與他里應外合,國之危矣”
“嗯,不錯,你且繼續。”
“陛下若身死,擁立二世乃順理成章之事。陛下若沒死,堅守法治,推行法治,舉凡對法治有疑慮者,對陛下有不敬者,皆不能成為太子”
“如此一來,不管我們怎么做,都有進退之路”
“趙府令一介內侍,居然有如此見解”
李斯有些驚訝的看著趙高。
趙高冷冷一笑“廷尉莫非忘了,趙高也是精通秦律之人,否則陛下何故重用在下,又何故讓少皇子拜在下為師
究其根本,趙高追隨陛下三十余年,出生入死,屢次救陛下于危難,平心而論,若非陛下有意壓制近臣,在下的成就不一定輸給你們”
此話大有受壓抑之后的揚眉吐氣的意思,聽得李斯頗為認可。
“趙府令的才具,老夫素來沒有意見。”
“能得廷尉正眼相看,趙高死而無憾也”
“行了,廢話就不多說了,先說正事。”
李斯淡漠擺手。
趙高連忙接口“其實,在下的目的很簡單,南海那邊尚不明確,我們將遺詔公之于眾也無用,不如先奪王綰大權,再隨機應變”
“如何奪權”
“趙昊在咸陽的時候,屢次與王綰飲宴,雖然趙昊將趙佗、任囂宣揚成叛賊,但是,他囚禁陛下之事證據確鑿,我們不妨以趙昊不尊秦法為由,牽連王綰,讓他主動退出監國大臣之列”
“好主意”
默然少頃,李斯點了點頭。
“待監國之權落到廷尉手中,廷尉可派使者下南海,讓趙昊護送陛下回咸陽,若趙昊安然將陛下送回咸陽,則說明趙佗、任囂沒有得手;
若趙昊無法將陛下送回咸陽,則說明趙佗、任囂得手了”
“可是,陛下若還活著,但無法回咸陽,我們又該如何”
“國不可一日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