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外的一個小村落里有十幾戶農家。
之前大秦橫掃六合之際,不少受傷的軍卒留在了當地,隨著他們的親人匯聚到這里,便在這里安了家。
盡管他們在這里已經住了十幾年,但骨子里那種老秦人的彪悍風氣,卻沒有多少收斂。
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能在流民四野的環境中,安然至今。
可是,安然并不能填飽肚子。
隨著流民不斷的增加,糧食一天一個價,原本家中尚有的存糧,此時已經沒有了。
十幾戶農家,不知怎么解決溫飽問題。
作為村里的里長,李四虎頭發都愁白了。
“里長,秋收還有一兩個月,我們家里的糧食都沒有了,總不能餓著肚子等秋收吧”
一個村民愁眉苦臉的看著李四虎。
李四虎抬頭掃了眼村里的眾人,見他們一個個餓得面黃肌瘦,不由搖頭嘆息“我家里還有幾袋粟米,你們先拿回去吃,剩下的我再想辦法”
“里長家也有幾口人,給我們了,你家吃什么”
“對啊里長,幾袋粟米也吃不了多久你還是留著自己吃吧”
“我們每晚還要看著田里的莊稼,前天二狗還在草堆里看到了流民,想來有人在打我們莊稼的主意”
“狗日的流民,活膩了,誰敢打我們莊稼的主意,我打死他”
“流民人多勢眾”
“怕什么,大不了都不活了”
“好了,都別說了”
見眾人七嘴八舌,越說越激動,李四虎連忙高聲打斷了他們。
這時,遠處跑了一名身材干瘦,衣衫襤褸的青年,張著一口大黃牙,手舞足蹈“有有有有救了”
“嗯”
眾村民尋聲望去,不由滿臉疑惑。
李四虎也緊皺眉頭,沉聲道“什么有救了,二狗,你把舌頭捋直了說”
“里里長我剛聽蔡先生說,城里開始放糧了”
那名叫二狗的青年,氣喘吁吁地道。
“蔡先生”
李四虎眉頭大皺,似乎對這位蔡先生意見很大“誰讓你跟他說話的不是讓你簡則他繞道走嗎”
“我,我”
二狗撓了撓頭,有些不知所措的愣在原地。
其余村民互相對視,不禁面面相覷。
這位蔡先生,名為蔡賜。
是響應朝廷教育愛國運動來三川郡支教的。
他剛來村子的時候,李四虎就不怎么待見他,因為李四虎覺得他是個騙子。
什么讀書識字,正經老百姓誰學這玩意兒
村里之前不是沒有讀書人,結果日子過得窮困潦倒,勉強娶個老婆,都因為太窮,最后和離了。
尤其是這個蔡先生,還不是老秦人。
他可不敢把村里的孩子交給他。
這些六國人,沒一個好東西,都是大秦的仇人。
讓仇人教育大秦的下一代,這不是禍害大秦嗎
要不是蔡賜手里拿著朝廷的文書,他早就將蔡賜趕出村子了。
就算是現在,蔡賜也只能住在村口,替村里人寫寫書信,讀讀報紙,村里人也不敢跟他多說話,怕李四虎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