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嘆息一聲,無奈地搖了搖頭:“朕自然知道蒙恬不合適刑部,而且,朕還知道,蒙毅變節,或許與他長兄有關。但不管怎么說,蒙毅跟你三兄勾結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朕不可能再重用蒙家人了,唯獨蒙恬,朕得給他一個去處.你明白嗎?”
“兒臣愚鈍,還請父皇明示。”
嬴政聽到趙昊的話,不禁在心里暗罵逆子的滑頭和狡黠:“扶蘇與蒙恬亦師亦友,朕不想讓扶蘇夾在中間為難,也不想讓老友寒心。正所謂,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這也算朕顧念舊情給的一線生機吧!”
“哦?呵呵.”
趙昊故作恍然的笑了笑,然后意味深長地接口:“父皇應該是不想讓長兄為了蒙恬,跟兒臣鬧別扭吧.”
“嗯?”
嬴政一愣,隨即一個腦瓜崩彈在趙昊額頭上,由衷地笑罵道:“就你小子聰明.”
“哎喲!”
趙昊一把捂住自己額頭,齜牙咧嘴地抗議道:“父皇怎么還打起人來了?!”
“因為你該打!”
嬴政沒好氣地白了趙昊一眼,又轉移話題道:“既然六部尚書已經確定,那內閣大臣,你有什么想法?”
趙昊想了想,道:“內閣沒有實權,也不屬于朝廷的行政府衙和決策府衙,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服務的機構。而內閣大臣的升降,也由皇帝決定,職權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擬是否被采納,最終還得取決于皇帝。”
“所以,內閣大臣的確定,其實也不難,選一些資歷老,且政務能力不錯的帝國老臣即可。”
“也就是說,得選不同派系的人?”
“內閣其實是一柄雙刃劍,用好了,能給皇帝很大的助力,用不好,后世子孫怕是要遭殃。”
趙昊笑道:“我記得歷史上有個朝代,就是被內閣架空了權力,導致皇帝無事可做,要么窩在宮中修仙,要么跑去做木匠,要么上吊自殺,老慘了。”
“哦?還有這樣的朝代?”
嬴政眉毛一抖,不由大感震驚。
雖然他不清楚趙昊說的那個歷史朝代是哪個朝代,但經歷了地道發生的那些事,他已經可以斷定,絕不是他的秦朝。
然而,趙昊卻笑著打斷了這個話題,道:“內閣大臣的人選,還是由父皇來定吧,兒臣現在也不著急讓內閣大臣處理政事。”
說到這,忽又想起什么似的,正色道:“兒臣現在要做的,是盡快處理那些亂臣賊子,然后籌備遷都事宜!”
“遷都?”
嬴政一愣:“遷都可是大事,你準備遷去哪?”
“若是匈奴未滅,我的首要目標,肯定是遷去薊城,但匈奴已經被兒臣滅了,且我大秦現在不宜大興土木。所以,兒臣的想法是,遷去就近的洛陽,或者擴建長安!”
“洛陽?長安?”
嬴政聽得一頭霧水,有些不明所以得看著趙昊。
卻聽趙昊曬笑著解釋道:“不是兒臣有意欺瞞父皇,這是兒臣從唐舉之那里吸取的玄學經驗,他說那個漢朝,其實就是在長安建都的。”
嬴政眼睛微微瞇起:“這么說,我大秦真的亡在了那個叫劉邦的手里?”
“是也不是,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漢朝在長安建都,存在了四百多年!”
“四百多年?”
嬴政一愣:“我兒之前不說,王朝的命運不超過三百年嗎?”
“不是,漢朝中間滅亡過一次,是后世子孫恢復了國號,跟一個朝代的延續不同,相當于另一個朝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