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為何會選擇長安,莫不是有唐舉之那樣的人指點?”
“呃”
趙昊嘴角一抽,有些尷尬地撓頭道:“也不是,主要是有人燒了咱們的咸陽皇宮,漢朝沒辦法才去長安建都的!”
“豈有此理!”
嬴政的臉色一下子就沉了下去:“何人燒了朕的咸陽皇宮?”
“哎呀父皇,你別生氣嘛,現在不也一樣沒了咸陽皇宮嗎?跟歷史上一樣樣的!”
“哼!”
嬴政冷哼:“你小子還好意思說,若不是你,朕的咸陽皇宮會坍塌?”
“好吧好吧,我錯了,那咱們不選長安,選洛陽如何?”
趙昊一個頭兩個大,感覺自己父皇就像愛翻舊帳的小情侶一樣,難搞。
不過,嬴政倒也沒有繼續跟他糾結咸陽皇宮被毀的事,又疑惑地問:”為何選擇洛陽,莫非是漢朝之后的朝代,曾在洛陽建都?”
“我靠!父皇真乃神人也!”
趙昊有些震驚地看著嬴政。
嬴政不屑地瞥了他一眼,道:“你以為朕聽不懂你跟唐舉之的對話?你們都是通曉歷史之人!”
“好吧,父皇果然厲害。”
趙昊被嬴政當面戳穿,也不害怕,隨即一本正經地解釋道:“不瞞父皇,在漢朝之后,確實有個朝代,曾在鼎盛時期,頻繁遷都洛陽,究其原因,主要是洛陽物產豐富,且四通八達,在天災人禍的年代,更適合國家生存!”
“如此說來,你心意的都城,是洛陽?”嬴政若有所思地問道。
“那倒不是。”趙昊搖頭道:“我心意的都城,一直是薊城,只不過,現在更適合我大秦的是長安。”
“為何?”
“薊城就不說了,到現在還沒修到一半,而洛陽,目前只是一個小縣城,且離咸陽太遠,至于四通八達的地理條件,還需要挖通幾條溝渠,大力發展漕運,才能建立起來。所以,就目前而言,肯定是長安最合適。”
“另外,拋開其他不談,就談地理優勢。長安位于函谷關以西的關中地區,這里南依秦嶺,北連黃土高原,東面有崤山縱列,西面有汧山、隴山相接。從地理位置上看,長安及其所在的關中平原,就是一個被天然屏障包裹的巨型堡壘。”
聽到這話,嬴政沉吟了一下,道:“既然你心中已經有了主意,那就按你的意思去辦吧!切記不可勞民傷財!”
“父皇放心,兒臣不會一次就將咸陽所有人遷到長安,只會慢慢的遷移,最少需要兩年時間!”
“嗯。”
嬴政頗為認可的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
“那兒臣現在就去處理那些亂臣賊子?”
“去吧!”
嬴政從始至終都沒有過問趙昊怎么處理公子將閭與胡亥,他相信趙昊會給他一個滿意的答案。
至于趙高、李斯那些人,他都懶得過問了,反正不可能給他們好活。
大概半個時辰后,趙昊就回到了城中的臨時府邸。
此時,散朝回來的蕭何,張良,陳平等人,正在幫他批閱奏折。
雖然趙昊還沒有正式任命他們六部尚書的職位,但六部尚書的權力,已經交給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