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銘說道“陳先生,此散茶非彼散茶。家父自創炒茶之法,去其苦澀,留其清香。”
陳淵不知道茶葉還能炒制,心中好奇之下,開口問道“不用洗茶嗎”
朱國祥說“心中干凈,茶就不用洗。”
茶真不用洗,那玩意兒不科學,純粹屬于商業炒作賣點。
就在此時,閔文蔚聞訊趕來,眾人又是互相作揖。
朱國祥提起爐子,給閔校長也泡了一杯。
閔文蔚把朱國祥當做儒道雙修的高人,當即贊道“以朱先生之能,竟也喝散茶,此亦修行也。天將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志。品這散茶的苦澀,便是安貧樂道,正可鍛煉君子心志。”
朱國祥說道“貧窮不是吃苦,鍛煉不來心志。”
陳淵明白,問道的時機來了,拱手說“請先生明示。”
朱國祥說“貧窮易得,吃苦難得。食不果腹,衣不暖身,這是貧窮,天下百姓皆如此。然則,懂得吃苦,樂于吃苦,卻人間少見。”
朱銘連忙捧哏“吃苦有什么不同”
朱國祥說“有貧農二人,都是一般窮困,一般的辛苦種田。”
“其中一人,晚歸家,有點清閑時間,便躺在床休息,或去村口聊些家長里短。便有些余錢,也買些好吃的,做兩身新衣服。渾渾噩噩,日復一日。他也受窮,但不懂吃苦。”
“另有一人,稍有閑暇,便站在村學窗外聽書,又請孩童教其寫字。他在種地之時,不拘泥于祖輩傳下的方法,而是日日留心、時時觀察,力圖想些法子讓糧食收得更多。他有余錢,買來禿筆和草紙,練習寫字,練習算賬。但他做的這些,似都無用,反而徒耗錢財與精力。村鄰皆笑其不自量力,給他取個綽號農相公,就連家人也不理解他。他又要干活,又要讀書,還被眾人孤立嘲弄。身累,心也累,依舊甘之如飴。這才叫吃苦”
“身之苦易吃,心之苦難熬。能受心之苦而志不摧者,方是君子固窮之真義”
不就是裝逼嗎
朱國祥非常在行,而且一套一套的,心靈雞湯一煮就是一大鍋。
閔文蔚拍手大贊“此真君子也”
陳淵也佩服之至,說道“君子固窮,這般解釋極妙。世有許多士子,窮困潦倒卻不思進取,還以君子固窮而自欺欺人。他們若聽了朱先生此言,必然羞慚捂面。”
朱國祥指著漸漸降溫的茶水說“此乃炒茶,與蒸茶不同。澀是雜念,苦是本味,猛火煎之,如君子在天地洪爐中修行。留苦去澀,存其本心,堅其志向,是故君子之茶。諸君子,請吃苦”
朱銘都特么聽傻了,他已經夠能扯了,沒想到老爸比自己更能扯。
不愧是領導啊,恐怕以前沒少給學生熬湯喝。
被朱國祥這么一解釋,炒茶成了君子之茶,苦味變成了君子本心,吃苦也成了修身養性。
就連炒茶的過程,都得到升華。茶是君子,炒鍋是天地烘爐,炒制茶葉就是君子在世間修行。
那逼格,瞬間就去了。
閔文蔚特別喜歡這種心靈雞湯,而且打定主意,今后要講給學生們聽。他看陳淵不慣,也看朱銘不慣,可朱院長在他眼里,卻是越看越順眼不愧是大儒啊
閔文蔚自負是真君子,迫不及待端起茶盞,笑著說“諸君子,請吃苦”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