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沅拱手道“見過朱相公,見過朱大郎。”
父子倆先后回禮。
桌菜肴很豐盛,而且是羊肉為主。
有烹煮的羊排骨,有煎羊白腸,還有羊肉、羊雜、杏仁熬的湯。此外,就是雞鴨鵝,另有兩個蔬菜。
雖然有蘇東坡形象代言,但豬肉還是不得臺面,鄭家這種大商賈是不吃的。
鄭沅這位公子哥,主動給父子倆斟酒,語氣輕佻道“兩位來洋州,可曾去過如意樓那里的女娘,個個秀美溫婉,俺有一位相識”
“咳咳”
鄭嵐連聲咳嗽,打斷大孫子的發言“老朽先敬二位一杯。”
“不敢當。”朱國祥舉杯相迎,自動忽略鄭沅剛才的屁話。
鄭胖子已經夠紈绔了,看這樣子,他的大哥更不著調,朱銘對鄭家的評價又低了一些。
但也更加放心,等今后起兵造反,這樣的家族很好拿捏。
推杯換盞,酒過三巡。
鄭嵐不經意間說道“聽聞大郎今年十六歲了,還未曾有婚約。如此英才,怎能少了良配,不如俺幫忙物色一位。這洋州三縣,閔、王、鄭、李四家最有教養,女娘個個溫柔賢惠,總能為大郎挑一個最好的。”
朱銘婉言拒絕“晚輩立志向學,暫時沒有婚姻打算,辜負老先生好意了。”
“科舉要考,婚姻也不能耽誤嘛。”鄭嵐笑道。
朱銘說道“再過幾年也不遲。”
鄭嵐只能閉嘴。
宋代晚婚還是很普遍的,許多名臣大儒,都是二十歲以后才結婚。
即便是宋代女子,有學者根據400多份墓志銘統計,平均結婚年齡也在十九歲左右。
這當然是不準確的,只能體現中層情況,因為底層百姓無法留下資料。
鄭嵐繞著彎子說“老朽有一侄女婿,也在洋州書院讀書。今秋要考解試,他已經考中三次舉人,學識極為優秀,大郎肯定聊得來。”
鄭胖子補充道“俺這姑父叫孫濤,只在書院掛名舍生,平時都在私塾授課。那天陳先生講學,俺姑父也去了。”
“嗯,有點印象。”朱銘隨口胡扯。
鄭嵐捋著胡子說“老朽雖然沒甚學問,對才學之士卻極看重。那孫濤出身貧寒,家中只有幾十畝薄地。第一次赴京趕考,連路費都湊不齊,老朽得知此事,不僅送給他盤纏,還將侄女也許配給他。”
奇貨可居,拉攏優秀士子而已,整得自己多高尚一樣。
北宋時期,四川、福建、兩廣等地舉人趕考,官府會發給驛券和口券,可免費搭乘驛站的車船,免費在沿途驛站吃飯。但自己也得準備錢財,否則必然餓死在京城。
朱銘假裝沒聽明白,贊嘆道“老先生愛才重才,真是洋州貧寒士子之福。晚輩敬老先生一杯”
“請。”
鄭嵐舉杯相碰,搞不清楚朱銘是啥心思。
似乎拒絕了,又似乎沒拒絕。
朱銘的心思其實很簡單,就是不著急。他不介意做鄭家女婿,鄭家的財力有助于他造反。
但是,不能輕易答應,否則容易被拿捏,他得自己掌握主動權。
慢慢拖著吧,一兩年之后再說,反正富家女流行晚婚,不像明清兩朝那樣早嫁。
吃飽喝足,休息一陣,父子倆結伴山。
鄭胖子沒再跟來,他在書院呆膩了,留在家里陪老婆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