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親隨氣喘吁吁說“小朱先生可讓俺好找,先去了通判府邸,才知先生在書院里。官家官家派了中人來征辟,要辟先生去大晟府”
閔文蔚聞言羨慕不已,就連稱呼都變了,笑著說“恭喜先生。”
其他學生,也紛紛道賀,就連白崇彥也在賀喜。
只有李含章說“大晟府去不得,去了就只能填詞耍樂。大晟詞人,在京城名聲極劣,被視為幸臣弄臣,一輩子都抬不起頭。”
白崇彥愣了愣,忙說“那便去不得,以大郎之才,科舉也能考,萬萬不能因小失大。”
那親隨又說“只能稱病辭辟。”
“咿呀”
隔壁房門猛地推開,陳淵走出來說“不能稱病,恐因此獲罪。”
朱銘奇怪道“稱病婉拒征辟,這不是很正常嗎”
陳淵解釋說“三年多前,有個叫道楷的高僧,也是被官家征辟。賜號定照禪師,又賜紫衣度牒,令其到東京做僧官。他以少年時發過重誓,又以對父母的孝心為由婉拒。說他一旦接受征辟,既背了佛法,又叛了親人。”
“這兩個理由,都很正當啊,難道沒推辭掉”朱銘問。
陳淵說道“官家覺得被傷了面子,派人強逼那高僧穿紫衣。高僧不穿,被黥面入獄,發配到臨淄充軍。這件事情,在中原鬧得人盡皆知,我游歷至關中的時候,才聽說那高僧獲釋,足足流放了一年多。”
洋州偏僻,消息不通。
大家還是頭一回聽說此事,都感覺非常離譜。
自古拒絕皇帝征辟的例子很多,再不講道理的皇帝,也就把人強行綁去京城。哪有把人黥面刺字,而且還流放充軍的
更何況,那還是一位大德高僧,還是以佛法和孝心為理由拒絕。
當今官家,實在太小肚雞腸
就連閔文蔚,都聽得連連搖頭,認為皇帝有失人君風度。
眾人皆為朱銘擔憂,朱銘卻一點都不慌。
第一次拒絕征辟,肯定是沒問題的。
如果第二次拒絕時,宋徽宗要把他黥面問罪,他肯定是麻溜跑去開封做官。
大晟府雖然名聲很臭,但只要自己“無欲無求”,大晟府反而是刷名望的地方。到時候,直接寫詩狂噴蔡京,名氣肯定蹭蹭漲。而得罪蔡京之后,還能外放地方官,瞬間就逃出牢籠了。
得罪皇帝要坐牢,得罪蔡京卻不會
因為進了大晟府就是官,而且還屬于文官,唯一缺陷是沒有進士出身。
蔡京能拿自己怎樣
頂多瘋狂調任,讓自己累死在赴任途中。
陳淵讓親隨去收拾行李,說道“為今之計,只有請令尊稱病,大郎你回家侍奉左右。我陪你一起去,正好可向令尊請教學問。”
朱銘問道“家父稱病,我就能拒絕征辟嗎那位高僧,不也以孝心為由婉拒”
陳淵也拿不準“總得試試。”
“令家父無恙而稱病,此為人子者之大不孝,”朱銘一本正經的彰顯孝心,搖頭說,“吾不屑為之”
此言一出,眾人無不敬佩,認為朱銘是個大孝子。
朱銘大馬金刀坐下“我以科舉為由拒絕便是,科舉正途,圣賢門生,難道官家也要強迫嗎”
陳淵大贊“真君子也”
孝心什么的,旁人只是看個熱鬧。
科舉卻是大事,跟天下士子息息相關。
朱銘說自己秋天要科舉,所以拒絕征辟,如果這都被皇帝治罪,皇帝就是在侵犯所有讀書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