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摩擦力什么的,陳淵等人已經學了。
他們還自己制作出標準器
薛道光湊過去看熱鬧,還沒看明白呢,陳淵猛地蹦跶起來“算出來了,算出這兩個秤砣的密度了都是鐵秤砣,體積和密度卻略有差異,應該是里面含了些雜質。”
“請問閣下,何為體積,何為密度”薛道光抱拳說。
陳淵在地畫了個長方形“道人若讀過九章算術,便知矩形幾何為廣從長寬相乘。這幾何,便是面積,因為它是一個面。”陳淵又握緊拳頭,“吾之拳,就不是一個面,它占的地方便是體積。”
薛道光瞬間就懂了,因為他讀過九章算術。
幾何是“多少”的意思,在九章算術里,求面積、求重量都是問幾何。
“積”則為聚集之意,“積步”、“積里”都是面積單位。
加減乘除、分子、分母、等數、積、冪、股、弦這些數學術語,在九章算術里都有。
陳淵又說“密度便是單位體積的事物重量,同樣的事物密度相同。如果不同,要么測量不準,要么含有雜質。”
單位完全亂套了,宋代1寸等于37厘米,1分等于037厘米。
陳淵等人測量長度,都是用尺、寸、分,朱國祥不可能生造出米、分米、厘米來。
其實用慣了都差不多,歷史的國際單位,本來就是法國生造出來的。
重量和質量的含義,朱國祥也懶得去區別,反正暫時無法去月球搞研究。
薛道光問道“測密度來作甚”
“還沒有想到用處,此為格物也,”陳淵說道,“已知密度與浮力有關,木浮于水,便是因木之密度小于水。閣下可知力乎”
“知道,動則生力,靜則蓄力。”薛道光說。
陳淵搖頭“不然。靜為力之衡,動為力之偏。閣下站立不動,便是重力與支撐力平衡。閣下踱步前行,便是閣下施加之前進力,大于地面之摩擦阻力。”
陳淵的力學還有很多漏洞,但已經足以忽悠薛道光了。
薛道光有些迷惑,陳淵開始畫力學示意圖。
這位道長,少年時儒佛雙修,青年時開始修道,現在被忽悠著掉進物理大坑。
而且,一扎進去就出不來。
兩個怪物,一來二去,熟悉起來,互相忽悠。
早晨,陳淵跟著薛道光練習內丹法。
午,薛道光跟著陳淵學習儒家經義。
下午,兩人一起學習數學和物理。
晚,兩人一起探討佛學。
父子倆看著那一儒一道,早晨結伴打坐修煉內丹,下午趴地搞物理實驗,總感覺這世界似乎有些荒謬。
朱銘忍不住吐槽“他們能練成什么物理金仙嗎”
“生平僅見,開眼界了。”朱國祥感嘆。
求月票。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