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舉人,要去拜孔子。
洋州州學的魏教授也來了,擔任此次拜孔儀式的司儀。
一系列程序之后,朱銘和另外七個舉人,獲準進入孔廟大殿叩拜。
雖然朱銘對王安石沒有負面印象,但看到大殿里的排位,也總感覺有些別扭,就更別提這個時候的讀書人了。
孔子立在主位,配祀全部排在東邊,依次分別是顏回、孟子和王安石。
這本來沒啥不好的,可自打王安石封王之后,就把人強迫癥都逼出來了。孔子和王安石是王爵,顏回和孟子是公爵,座次排得不整齊啊
朱銘心里有一個解決方案,那就是自己造反成功,把孔廟先賢的爵位都取消。
孔子別再做文宣王了,好好當至圣先師吧。
如此,爵位帶來的混亂和別扭,不就一下子消除了嗎
破菲特
朱銘覺得自己就是個天才,幫天下讀書人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拜孔完畢,舉人們乘坐馬車,前往州衙參加鹿鳴宴。
北宋的鹿鳴宴還沒普及,偏遠地方懶得破費,要等到南宋才推廣至全國。
鹿鳴宴復古采用分餐制,知州居主位,通判和錄事參軍居副位。不僅曹官全部到場,甚至還有州衙的高級吏員、興道縣知縣和主簿,以及洋州城內外的鄉賢耆老。
王昶和另一位保送士子,也額外獲準來出席。
太監把洋州的公用錢敲詐走了,今天鹿鳴宴的花銷,是本地士紳商賈贊助的
朱銘等舉子剛到場,樂隊就開始演奏,知州帶著眾人起身迎接。
洋州那些鄉賢耆老,紛紛過來道賀。
其中一人,楊知州親自攙扶,不是因為身份尊貴,而是老先生已經96歲,走起路來顫顫巍巍,隨時可能要倒下的樣子。
閔文蔚也在,他滿面紅光,今年的八位舉人,有一大半是他的學生。
眾人重新落座之后,楊知州說“請解元代表諸舉子,行鄉射之禮。”
鄉射禮可以選擇,有正經弓箭,也能用投壺代替。
朱銘選擇了弓箭,弓胎還系著大紅花,遠處的箭靶同樣有大紅花。
嘗試拉了拉弓弦,朱銘感覺不太趁手,這是一把初學者練習的三斗弓。箭靶距離也近,只五六米而已。
輕輕松松把弓拉開,朱銘瞄準射擊。
嗖的一聲,正中靶心。
“好”
“朱解元神射”
“不愧是征君,文武雙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