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銘說道“臣并未逾職。”
宋徽宗問道“學正彈劾石炭司,這是你的職權”
朱銘說道“臣出身寒微,如今還在與好友合租房屋。炭價太高,臣實在買不起,事關饑餓生死,難道不能奏嗎若臣餓死了,豈非令官家蒙羞”
“哈哈哈哈”
宋徽宗大笑“說得這般可憐,便不再罰你俸祿了。”
“多謝官家體貼。”朱銘拿起筷子吃肉。
宋徽宗喜歡這種做派,并不覺得朱銘無禮。什么蔡攸啊,王黼啊,都是如此不見外,能讓皇帝感覺是自己人。
宋徽宗問道“你既兩次疏,想必熟知石炭之事。該如何處理”
朱銘都不裝一下,直接說“石炭司目前隸屬于戶部倉部司倉場案,既然戶部管理不善,何妨改隸為工部材料案。再以今科候選進士,去主持石炭司事宜。拿出六成的官辦炭場,例如樊樓那般,買撲給民間商賈經營,不讓官吏繼續操控炭價。”
這個建議,大大出乎宋徽宗的意料。
但仔細一想,又是最佳方案。
工部尚書姚祐,雖然也靠迎合皇帝位,但跟蔡京不是一個派系的。
此人原本被升為轉運判官,還沒來得及出京,聽說皇帝開了個射箭派對。于是他打聽具體情況,寫了一篇圣武臨射賦,把皇帝吹得箭術如神。
宋徽宗大悅,當即給姚祐升官。
緊接著,他又建議把開封府附近的州,通通升級為府,拉開了徽宗朝瘋狂州升府的序幕。
如今,姚祐身為工部尚書,負責幫皇帝搞拆遷建大樓。手里油水豐厚,權勢達到頂峰,姚祐已自成一黨,不必看蔡京的臉色。
把石炭司轉為隸屬工部,再派新科進士去管理,可以徹底脫離原有環境。再拿出60的官辦場,承包給私人經營,就可釜底抽薪的解決炭價飛漲問題。
而且,還能削弱蔡京力量,增強姚祐的力量。
面面俱到,完全符合宋徽宗的心意
此時此刻,宋徽宗不禁生出愛才之心,覺得這個少年太有意思了。不但詩詞寫得好,做事也極為妥帖,今后可以委以重任啊。
宋徽宗問道“可有賢才舉薦”
朱銘趁機說“臣有兩位同鄉,皆為今科進士。不知怎的,竟考不過關試,如今還在候選。”
宋徽宗聽明白了,蔡黨在打擊報復朱銘的同鄉好友。
既然是蔡黨打擊的目標,那就肯定能用,當即表態說“讓這二人,一人去工部管石炭司,一人去工部工作案。”
石炭司,并非司級單位,而是司級下屬派出機構,本身就該安排候選小官做事。
經過朱銘的舉薦,白崇彥和閔子順二人,雖然依舊屬于從九品小官。但他們的仕途,已經快趕三四甲進士了。
半下午,朱銘留下好友信息給皇帝,跟兩個道士一起離開皇宮。
宋徽宗招來御藥院的太監寫中旨“擬旨,吏部尚書劉煥蔡京黨羽,轉任戶部尚書。御史中丞張克公鄭居中黨羽,轉升吏部尚書。”
王黼回家奔喪,蔡京終于拿回戶部財權,卻失去了吏部人事權。
宋徽宗在玩平衡之術,可惜這種平衡,會造成國家的嚴重內耗,甚至對征討西夏之戰造成負面影響。
想了想,宋徽宗又說“文林郎、太學正朱銘,建言有功,升承務郎,仍為太學正。”
朱銘的寄祿官品級不變,依舊是從八品。
但是,卻由從八品選人,直接變成從八品京官,瞬間完成優雅的三級跳。
嗯,朱銘的工資也漲了。
月俸漲了1貫,祿米漲了5石,隨從補貼漲了200文。
妥妥的升職加薪。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