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朱銘還在等官船,鄭胖子先一步離京了。
當初護送朱院長的大明村保安隊,悉數被鄭胖子帶走,送回村里安心發展。
他們卻不知道,大明村和鄭家正在玩走私。
幾艘商船從漢江駛入黃金水,張廣道親自負責押貨。
商船和船工,皆出自鄭家。
至于船的貨物,一半來自鄭家,一半來自大明村。
張廣道望著兩岸群山,問道“鄭六郎以前沒走過這里”
“沒來過,一般都走褒斜道,這里太過兇險了。”鄭六郎叫做鄭睢,是鄭胖子的堂叔。
張廣道笑道“越是兇險,獲利越大”
鄭家和大明村聯手走私,純粹是迫不得已,被朝廷給逼出來的。
第一,西北戰事久拖不決,為了籌措錢糧,朝廷勒令巡檢兵加強緝私。褒斜道和陳倉道,由于是出川主要商道,現在查走私查得非常嚴格,鄭家的走私門路瞬間被掐死了。
第二,鄭家的制茶工被買通,綠茶的炒制方法,已經泄露出去,生產綠茶的越來越多。本地炒茶市場趨于飽和,又很難合法外銷,只能通過走私出售。否則就必須走茶馬司,遭受茶稅和過稅的層層盤剝。
“站住”
船隊被一群官兵攔住。
鄭睢卻絲毫不怕,怒斥道“元璋公和朱探花的船,你們也敢阻攔嗎”
官兵們面面相覷,甚至都不敢細問,很快就予以放行。
事實,這些都是礦監士卒。
由于金礦開采殆盡,他們就設置私卡,向過往商旅非法征稅,手里根本就沒有收稅權。
一方搞走私貿易,一方在非法征稅,還是不要起沖突為好。
洋州誰不知道,朱家父子圣眷正隆,是皇帝面前的大紅人。
船隊大搖大擺的通過私卡,行駛一日,便不能再向前。
他們還請了一個走私者做向導,這向導說“前面有個村子,只二三十戶人家,勉強可以補充些糧食。”
大明村民和鄭家伙計,背著茶葉、糧食陸續下船。
張廣道手提一桿長槍,背還有副制式弓箭。
鄭睢也腰懸手刀,隨時可以作戰。
他們各自帶著十多個作戰人員,負責應付山間賊寇。
普通人員,每人背著近百斤貨物。作戰人員,也要背四五十斤。
越往北邊,路越難走。
而且谷深林密,山中盜賊無數,稍不注意就要遭受襲擊。
小商小販走儻駱道,至少得湊齊十人,才敢互相抱團結伴路。
在這連綿大山當中,甚至都沒有官吏來收農稅,呈現一種原始的無政府狀態。
跋山涉水兩日,張廣道看著前方,忽然說“全部停下歇息,吃飽了再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