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派出千余精兵,就能從洋州直接殺到盩厔周至,出其不意的攻占縣城。然后再來個回首掏,跟褒斜道那邊的大部隊,前后夾擊攻破斜谷內的關城。
如果能在盩厔成功募兵,都不用回斜谷接應友軍,可以直接殺向長安去
任洋州知州文同,曾經疏朝廷,請求在子午谷、駱谷駐兵數百。一來嚴查走私,二來剿滅山賊。
但朝廷置若罔聞,沒有半點駐軍打算。
既然要走儻駱道殺去關中,半路又有一條好漢,張廣道決定好生結交,今后拉著屈方平一起造反。
聽說張廣道是元璋公的人,而且還頗有膽氣,屈方平也生出結交之心。
二人便在村中喝酒,初時談論元璋公和仙糧,繼而又說起槍棒武藝。
聊得入巷,屈方平提醒道“俺這里好說話,去了南山可要小心。那里盜賊眾多,有些成群,有些賊眾數十,還有逃進山中的軍士。他們也不怎種地,全靠打劫為生,一個比一個心黑。”
“多謝屈兄弟提醒。”張廣道抱拳說。
南山在駱谷那邊,屬于終南山的一部分。
那里沒有什么古墓派,只有無窮多的盜賊,而且隨著官府盤剝日重,山中盜賊的數量越來越多。
敢走儻駱道的商賈,都是提著腦袋在運貨。
若非陳倉道、褒斜道查得太嚴,鄭家才不會更換貿易路線。
蔡京的茶引法,已經第三次改革,叫做“政和茶法”。每年能給中央帶來400萬貫足佰收入,其實是把州縣利潤盡歸中央,順便把消費者坑得欲仙欲死。
地方官員也在推波助瀾,茶馬司征收茶稅,州縣則征收茶課川峽四路因為榷禁,茶課征得不算離譜。
有些地方的晚春老茶葉,每斤只能賣20多文,官府對茶戶征收的課稅,卻能達到每斤80文。于是就漲價唄,這導致產茶區的底層百姓,都喝不起如此離譜的高價茶。
更神奇的是陜西各路,大部分州縣并不產茶,卻也要老百姓繳納茶課。
陜西地區的茶葉走私極為嚴重,大商人藏在幕后長途運輸,地痞無賴負責終端分銷。一旦被抓到,就胡亂攀咬守法大戶,搞得知州知縣沒法繼續調查。
幾百里的儻駱道,只要把茶葉走私過去,到了陜西就有超過100的利潤。
離開安家坪,張廣道繼續押貨趕路。
中途也遇到一些小村落,可以沿途換來糧食。
翻山路段最為難走,無法沿著河谷前進。那里也是盜賊最多的地方,因為不通水路,官府很難派兵過來。
成群的盜賊,遇到百人的大商隊,一般是不敢動手的。
直至即將再次進入谷地,張廣道終于碰硬茬子。
“嗖嗖嗖嗖”
林中射來四支箭矢,全是軍中制式弓箭。
不用說,肯定有逃兵落草為寇。
大明村的保安隊員,舉著藤牌小心前進,只有一人的小腿中箭。
而鄭家的押貨人員,卻是被一箭射中腹部。
其余兩箭,都射歪了。
不等盜賊再次放箭,張廣道就大喊“結陣”
戰斗人員背的東西不多,以糧食為主,走到此地已快吃完了。他們聽到號令,條件反射般靠攏,結成鴛鴦陣徐徐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