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勝忍不住吐槽“這兩天,相公都在講帝堯是圣君。他老人家要是曉得這事,怕埋在地下也不安生。”
鄧春說道“埋皇帝的地方,不讓砍樹造紙也就罷了,不準砍柴實在說不過去。”
“放羊也不讓呢,”李寶用嘲諷的語氣說,“俺們葵丘,就隨便種地放羊,哪來的恁多講究俺們李莊的三官廟,里面不但有堯帝,還有舜禹,不比這勞什子的堯陵差。俺小的時候,還在三官廟撒過尿呢。”
朱銘左思右想,說道“去雷澤縣城,見一見本地知縣。”
兩個時辰后,朱銘來到縣衙外。
守衛縣衙大門的皂吏,執棍呵斥道“縣衙重地,閑人免進。來者何人”
朱銘說道“濮州知州。”
“濮”
皂吏嚇了一跳,這里就是濮州轄地。朱銘至此,等于市長突擊視察縣政府。
但朱銘實在太年輕了,完全不像知州的樣子,皂吏麻著膽子問“可有憑證”
朱銘亮出官牌,問道“還要看文書嗎”
“不敢,官快請進”
一個皂吏帶著朱銘進去,另一個皂吏飛奔進縣衙通報。
不多時,縣衙雞飛狗跳,雷澤縣官吏陸陸續續趕來。
這里官職臃腫,居然同時擁有知縣和縣令。
知縣叫曹元歸,進士出身。估計是沒有閑缺,這位老兄資歷又到了,于是被扔來雷澤縣過渡一下。
縣令叫王畋,也是進士出身,做了好些年州學校長。
雷澤縣雖然距離東京不算遠,但這兩位都沒啥背景,政治消息閉塞,竟然沒聽過朱銘的大名。
二人小心翼翼見禮,卻始終心存疑惑,害怕知州是假冒的。
朱銘干脆拿出任命文書“自己看吧。”
曹元歸雙手接過,只掃了一眼,便驚駭莫名,低聲說“朝官。”
朝官
王畋沒有再去看文書,而是身子一縮,憑空矮了三寸,變得卑躬屈膝起來。
這么年輕的朝官知州,肯定是權貴子弟
旁邊的主簿和一眾吏員,更是惶恐而好奇,偷偷打量朱銘的相貌。
王畋退后兩步,把主簿叫來身邊“快去灑掃賓館,請太守的家眷住進去。備齊酒水,要最好的”
“不必了,尋常飯食即可。”朱銘提醒道。
主簿領命離去,雖然知州說要尋常飯食,但他卻不敢真的這樣做啊。
朱銘被請進去坐下,直奔主題道“我剛去了一趟堯陵。”
曹元歸連忙說“自三年前,官家派駙馬祭祀堯陵之后,本縣有弓手常去谷林山巡邏。一旦發現有人樵采,決不輕饒,被杖責者二十余人。”
這特么還在邀功呢
朱銘聽得氣不打一處來。
有書友說南轅北轍在瞎走,可能是被途經東明縣誤導了。宋代的東明縣,跟后世的東明縣,方向和位置完全不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