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即是說中國古代的星象中心,活脫脫就是天庭座次圖。甚至還有廚子的編制天廚星,否則誰來管飯
還有星星代表地盤,比如吳越、巴蜀、東海、南海等等。
朱國祥越看越覺得有意思,每天夜里,都要起床,對著星圖進行觀測。
“朱相公,鏡片磨好了,一共十二塊。”工匠獻水晶鏡片。
“有勞。”朱國祥叫人取來錢財。
中國古代,什么時候出現透鏡,這個已經很難考證。
純以實物為依據,出土的最早鏡片,是東漢末年的“單片鑲圓裝柄放大鏡”。從考古學家給此物取的名字,就知道其具體特征了,即有柄有邊框的放大鏡。
帶框眼鏡,最早出土于宋代,有銅框、牛角框、玳瑁框的,甚至還有蛇皮做的眼鏡盒。
但這都是些老花鏡,比如歐陽修就有近視,老花鏡根本幫不忙。
磨鏡工匠離開之后,朱國祥拿出許多圓筒。
這些凹透鏡、凸透鏡,他也不知道焦點焦距,只能在使用當中配對調整。
圓筒可伸縮拆解,也是讓工匠打造的。
朱國祥不斷調試,換了好幾個鏡片,終于配成一副相對滿意的望遠鏡。
天文望遠鏡
抱歉,朱國祥還不敢弄出來,生怕因此惹怒了皇帝。那位老兄整日求仙問道,萬一讓他看到月亮的真面目,鬼知道會生出什么樣的想法。
“備車”
朱國祥坐著馬車來到樊樓,直奔頂樓而去。
“相公要坐哪間”伙計跟來伺候。
朱國祥說“不用,我自己轉轉。”
他可不是來消費的。
站在連接兩棟高樓的飛橋,朱國祥舉起望遠鏡,而且直接對準皇宮之內,他想測試這幅望遠鏡的最遠觀測距離。
不斷調整焦點,居然能看到宮女。
朱國祥滿臉笑容,頗有種偷窺的快感,他實在太無聊了,總得自己找點樂子。
觀察一陣皇宮,又開始觀察街道。
這種視角非常奇特,朱國祥一直看了十多分鐘。等他放下望遠鏡,發現身邊站著幾人,全是來樊樓尋歡的權貴富商。
“朱先生手中是何物”一個中年人問道。
朱國祥覺得有些面熟,估計是朝中哪位官員,他敷衍道“管中窺豹,隨便看看。”
這玩意兒有軍事價值,朱國祥不愿外傳,否則落入金人手里就糟了。
隨便閑聊幾句,朱國祥拿著望遠鏡開溜。
回到家中,居然看到兒子。
“你什么時候來的”朱國祥驚喜道。
“剛到沒幾分鐘,”朱銘掃向父親手里的物什,“望遠鏡”
朱國祥遞過去“伱試試。”
朱銘拿著朝四處觀察,順手收進懷里“你不會想著進獻給皇帝吧”
朱國祥說“需要的時候就進獻,不需要的時候就藏著。皇帝又不是我老子,啥好事兒都想著他”
“不獻最好,獻了也是給金兵。”朱銘揣著望遠鏡,完全沒有再拿出來的心思,這玩意兒他直接沒收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