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敬相公一杯,來年萬事皆順”石元公舉杯站起,他的話里有話。
朱銘笑道“彼此彼此大家都順。”
錢琛也來敬酒“活了半輩子,也不如去年痛快,跟著太守做出好多事情。”
朱銘說道“陛下賜了六百張度牒。能者多勞,開春之后,還要請錢兄拿去江南售賣,順便再買點硫磺、硝石回來。”
“保證不負所托”錢琛大笑。
李寶跟著也來敬酒,他日子過得頗為舒服。有差事的時候,就給朱銘辦事,沒差事的時候,府上有好多漢子可以切磋武藝。
在觥籌交錯之間,政和七年翻篇了。
公元1118年,史書往往寫作重和元年,但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卻只知道有政和八年存在。
因為重和這個年號,是宋徽宗感覺諸事不順,在年底才突然改元的,意思是“和之又和”。但改元僅三個月,就再次改元,也不曉得是啥原因。
在新年的正月,遼國與金國議和。
雙方都打不下去了,沒別的原因,就是缺糧而已。
遼東大亂,匪寇四起,甚至掠人充饑。
遼金雙方,一邊剿滅賊寇,一邊進行和談。遼國需要舔傷口,金國需要消化新占地盤。
奸臣王黼,晉升尚書左丞副宰相,蔡京感到壓力山大。
二月雪化,朝廷公文下發諸路,全國酒稅大漲,謂之“添酒錢”。
宋朝使者馬政,帶著遼東漢人高藥師,坐船渡海去跟金國接觸。
他們半路遇到金兵巡邏,連句話都不敢說,嚇得直接逃回山東。還謊稱已到蘇州大連金州,金國不愿搞外交,差點把他們殺了。
宋徽宗大怒,讓童貫全權負責此事。
三月,科舉。
金州舉人全軍覆沒,一個進士也沒考上。
洋州卻又出了個進士,令孤許考中第三甲。
消失三年的李含章,也回來參加科舉,吊車尾考中第五甲。按照籍貫,他屬于淮南士子,跟漢中這邊沒啥關系。
當然,傳臚唱名之前,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的甲第。
“令孤兄,恭喜恭喜”李含章笑道。
令孤許滿臉微笑“同喜,同喜。”
兩人還在殿前排隊,說起在洋州的舊事。
令孤許突然問“聽聞可貞兄去投軍了”
李含章搖頭感慨“做了大半年軍官,一言難盡,不提也罷。反正也不是什么正式武職,干脆辭了回家苦讀,這回總算是考上了。”
令孤許低聲道“可貞兄聽說沒有,今年嘉王趙楷也有參加科考。”
“莫要多言。”李含章連忙提醒。
殿前開始鳴鞭,眾人立即閉嘴,老老實實排隊聽候。
一系列程序之后,終于開始唱名“新科進士第一人,開封府趙楷”
聲音傳出,全場死寂。
七百多個新科進士,全都傻乎乎看著前方,目視17歲的嘉王趙楷進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