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原理很簡單,圖紙也畫出來了,具體尺寸還得實驗一下。比如力臂的比例,怎樣最省力又拋得遠,可以用數學公式算出來但只是理論上的算出來而已。
經過反復改進,僅用半個月時間,第一架回回炮就新鮮出爐。
朱銘把白勝、李寶、張鏜等隨從都帶上,魏應時和曾孝端兩個學生也叫來,自然也少不得知州宇文常。
“這是投石砲車”宇文常頗為詫異,他還以為朱銘要造十人拉的那種。
幾個衙前吏被安排去裝配重,木頭做的配重箱,如果能放鐵塊進去威力更大,石頭也可以湊合著用。
兩人轉動絞盤,兩人幫忙拉繩,配重箱很快到達預定高度。
三十斤重的不規則石彈,被抬進彈囊當中。
“鏘”
朱銘拔劍出鞘,斬斷繃直的繩索。
杠桿轉動摩擦發出聲響,配重箱猛的下墜,三十斤重的石彈拋飛出去。
眾人目瞪口呆。
宇文常連忙派人丈量射程,足足有一百多米遠。
傳統砲車想打這么重的砲彈,至少得用五六十人拉繩而且射程還遠遠達不到。
朱銘居然用幾人就搞定。
宇文常驚嘆道“此乃國之神器,堪比那神臂弓”
張鏜跟李寶對視一眼,他們曾經見過虎蹲炮發射。如今朱銘又搞出回回炮,二人心中震撼至極,甚至懷疑朱銘是否真遇到過仙人。
朱銘說道“造得更大些,投50斤重的石彈,應該很容易擊塌蠻夷的碉堡吧”
“只要砸得中,兩三砲肯定塌,”宇文常頗為興奮,“此物當獻予朝廷”
這回朱銘沒有拒絕“開春之后便進獻圖紙。”
奏疏內容都想好了,他會寫黎州這邊很好,請皇帝不要給自己換地方,留些時間把五部蠻給收拾妥帖。
宇文常說“有此神器,西夏城池更容易攻破。”
朱銘卻懶得討論西夏,拱手道“在下還有一種軍陣,適合黎州山區作戰,請太守將步軍交給我操練。”
宇文常想了想“成功可一試之。”
朱銘又說“請撥三百貫,打造些特殊軍械。”
宇文常說“黎州窮困,三百貫太多,二百貫如何”
“也可。”朱銘表示同意。
一州還比一州窮,金州已經夠窮了,黎州更是一言難盡。
其實不窮,各部蠻夷會來做買賣,很多夷貨都能低價收購,然后高價運往成都銷售。可惜互市生意,被茶馬司牢牢把持,州縣兩級衙門撈不到什么油水。
趁著過年以前,朱銘開始打造兵器,盾牌、狼銑之類。
收拾五部蠻只是第一步,朱銘要樹立自己的威望,今后他還打算征召夷兵呢。
黎州的夷兵有個番號叫“雄邊義勇”,幾十年前征召過,此后就解散不再用。朱銘覺得這名字不錯,可以帶在身邊嚇唬人。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