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鏜說話之間,在場蠻夷終于嘈雜起來。
他們有的憤怒嚎叫,有的破口大罵,舉著兵器踏前幾步,試圖將朱銘等人團團包圍。
張鏜、李寶以及黎州騎兵,包括那個李繼恩,紛紛手按武器做出防御姿態。
朱銘扭頭問苴猛“怎么,輸不起”
苴猛聽到翻譯,臉色陰晴不定,反復思量之后,揮手喝道“退下去”
蠻夷們立即后退,朝著張鏜怒目而視。
朱銘笑問“我的勇士如何”
苴猛說道“非常強壯。”
盾牌加上短矛,單挑極占優勢。
如果雙方的武藝差不多,使劍之人必敗無疑,張鏜是在兵器劣勢的情況下獲勝。
苴猛不得不承認,身帶雙劍的漢人,乃是一等一的勇士。
他可以仗著人多,把朱銘等人圍殺。
但苴猛不敢,七十年前那一仗,他那時雖然還未出生后來卻聽父親反復提起,告誡他不要去北邊招惹漢人。
他的祖父,正是因為漢人出兵,才找到機會弒主自立。
當年因為邛部川蠻劫掠,悍然發兵的知州叫孫固。
那是宋史有專門列傳的人物,遼人侵占漢土,官吏驚懼不敢言,孫固卻帶人清查界碑,拿回河北邊疆二百余里。
此君最后官至副宰相、樞密院使,加封上柱國、安樂郡公追贈開府儀同三司。
孫固討伐諸蠻,打得并不激烈,卻震住了周邊蠻夷。
從此之后南方諸蠻不敢再越過大渡河,就算劫掠漢民也是偷偷摸摸。
同樣的,朱銘也沒想過當場弄死苴猛。
逃不逃得出去還另說,主要是因為得不償失。
百蠻都大鬼主,有點類似政教合一的蠻夷領袖。雖然宗教影響力不強,但總歸是諸蠻的宗教領袖。
殺了苴猛,他兒子可以繼位,還會激起各部蠻夷的同仇敵愾之心。
必須帶兵征討,在戰場上獲勝,方可震懾這些蠻夷
今晚的活動草草結束,朱銘被安排在一座碉堡休息,甚至還派了幾個女奴來伺候。
苴猛回到自己的籠堡,把幾個兒子都叫來商議。
“阿爸,漢人這樣殺死我們的勇士,傳出去會影響你的威望。”長子苴驃里說道。
苴猛說道“比斗當中戰死,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次子、三子皆早夭,四子苴阿繁說“阿爸不要被漢人嚇到了,黎州沒有幾個漢兵,干脆殺過河去占了漢人的城池”
“對,占了黎州,”五子苴狡躍躍欲試道,“把城市、土地和人口賜給四哥,讓四哥在北邊建立部落。再去征討五部落蠻,到那個時候,就算遇到大理國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