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黃州,犯官還剩兩人,軍士只有四個。
這些當兵的,也不怕犯官跑了,一路管理非常松懈。
因為犯事官員,必定身家“清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而且如果不跑,說不定哪天還能官復原職。
“朱相公,俺去問過了,須得再等兩日,”押解軍士對朱銘說,“有艘桂州來的綱船,裝完貨就回去。”
朱銘說道“那就等著,聽閣下安排。”
秦征百越,糧餉難運,遂鑿靈渠。
沿湘江而下,經靈渠入漓江,便可直達桂州桂林。
桂州的漕運和綱運,都是運到岳州岳陽中轉,然后帶上一些貨物返回。
朱銘這邊慢慢等著,棄城而逃的李恪卻要走了,眼下就有船前往潭州長沙。
“后會有期”李恪拱手道別。
朱銘抬抬手,算是回禮。
在碼頭附近的遞鋪住下,閑坐半日,夜幕降臨。
朱銘問押解軍士“我可否去湖邊逛逛”
兩位軍士沒有反對,只跟在朱銘身邊,陪著他欣賞洞庭湖夜景。
北宋的洞庭湖面積,跟明初差不多大。
要到了南宋,洞庭湖周邊才得到大規模開發,不斷圍湖造田導致面積縮小,結果造成日趨頻繁的洪澇災害。
元代朝廷對此嗤之以鼻,覺得宋人貪小利而致大害。禁止再圍湖造田,而且退耕還湖,加上元末水利失修,洞庭湖面積比唐朝還大。
已是深冬,朱銘站在岸邊,眺望寬闊的湖面。
一彎弦月,幾點疏星,映著水波輕微蕩漾。
寒風忽地更加凜冽,吹得朱銘衣袂擺動,他轉身問道“你們一路南下,怎都愁眉不展其實可以開心一些。”
曾孝端苦笑“相公編管外州,俺們怎開心得起來”
“愁苦是一日,開心也是一日,”朱銘撿起石子,扔進湖中打水漂,“我今年二十二歲,你們也都不到三十歲,困在桂州幾年算得了什么”
張鏜佩服道“相公豁達,非常人所能及。”
關勝忍不住問“皇帝沒說編管幾年”
“官家生氣得很,肯定是編管一輩子。”朱銘哈哈笑道。
眾人聽了,俱是沉默。
張鏜望了一陣湖面,說道“滿船清夢壓星河,可惜沒幾顆星辰,不能看到相公詩中奇景。”
“今后有時間你想看就看。”朱銘起身回遞鋪。
他在船艙憋悶多日,今晚純粹是出來透氣的。
作為漕運中轉站,岳州碼頭極為熱鬧,到了半夜還能聽到喧嘩聲。
朱銘盤腿坐在榻上,心中謀劃著今后的事情。
他已經等到了方臘起義,也不著急再多等兩年,但絕對不會拖到靖康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