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王黼那賊廝,陷害忠良也不分時候,”張汝霖嘆息,“我正忙著募兵剿賊,他卻因一點私怨,把我貶到廣東去做官。”
陸榮沒有接話,只一個勁的喝悶酒。
張汝霖又說“閣下莫要沮喪,朱氏父子做賊,又不是你做賊。”
陸榮搖頭“朱成功者,少年英才,滿腹經綸。朱元璋者,仁人君子,一身本事。他二人作亂,實在匪夷所思。我竟恨不起來,反而有些同情。他們必是憐惜世間百姓,對東京那昏君失望透頂,才不顧個人名聲,要為天下萬民討個公道。”
“慎言”
張汝霖連忙提醒“我就是非議君上,被旁人聽到了,這才被告發到王黼那里。”
陸榮冷笑“大不了貶為庶民,這官做起來有甚意思你我擔負轉運之責,京西百姓流離失所,咱們卻還在橫征暴斂。不做就是違背朝廷政令,做了就是剝削殘害小民,里里外外不是人。如今被貶官正好,免得受那日夜煎熬”
“相公,相公”一個老仆跑進來,手里捧著被官差揭下的檄文。
張汝霖讀罷檄文,面色有些古怪。
陸榮接過來仔細,竟然笑道“罵得痛快,此檄可以佐酒”
荊湖與江西,也有細作前往。
鐘子昂正在華容縣開壇傳法,某日見人在碼頭圍觀,他好奇的湊過去看熱鬧。
看清寫的是啥,鐘子昂頓時大驚,卻見有官差前來很快就把檄文給揭走。
鐘子昂連忙跟上去,掏出一把銅錢說“兩位兄弟拿去吃酒,這篇文章且讓我謄抄一份。”
“你抄來作甚”一個官差質問。
另一個官差低聲提醒“這是傳教講法的鐘壇主,他在華容縣有信徒上千,萬萬不能得罪。”
先前那官差瞬間變色,隨即賠笑道“鐘先生要抄,盡管抄去便是。”
鐘子昂謄抄完檄文,立即坐船返回老家。
“父親,真有人在漢中舉事了”鐘子昂大呼道。
朱銘在漢中起兵的消息,華容縣這邊也略有耳聞,但不知道具體是啥情況。
荊湖路的官員,正忙著剿滅方七佛,哪顧得上漢中的反賊
鐘相接過檄文仔細,他只是個粗通文墨的商賈,看完之后大贊道“果然是鼎鼎有名的朱探花,文章寫得太好了,句句寫到俺心坎里,真真是罵得暢快淋漓。今提三尺劍,帶百萬兵,舉義旗而匡天下,誓誅獨夫以安家國,盡掃奸佞以慰生靈。這句話俺喜歡,大氣磅礴,咱以后舉兵也用上。”
鐘子昂已經迫不及待“方七佛流竄到荊南作亂,朱家父子又在漢中舉義,咱們是不是也該起兵了”
鐘相卻搖頭“不妥,還得再等等。”
“父親,時不我待啊”鐘子昂焦急道。
“十幾年都等了,還急這一時半刻”鐘相說道,“多多傳教,廣收信徒。咱們南邊和北邊,都有大反賊,官府肯定征斂更重,我教信徒肯定會更多。等官府招募更多鄉兵去剿賊,到時候防備空虛就是我父子揭竿而起的時候”
討獨夫趙佶檄,隨著細作漸漸擴散。
這一篇文章影響巨大,因為句句都是大白話、大實話
就算士紳商賈看了,也覺得極有道理,甚至認為朱銘在為他們發聲。
除了四川百姓,其他地方的人,都不知道朱銘已經坐大。還以為跟方臘一樣,朱銘很快就要被剿滅了,心中無不對朱家父子報以同情。
一旦朱銘完全占據四川,消息傳出之后,說不定會有士子、好漢千里來投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