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客地作戰,除非萬不得已,一般不會奇襲冒險。
因為成功或失敗,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要看敵人是否疏忽。即便能奇襲攻下槐樹關,還得再奇襲攻下真符縣城。
而真符縣城,此時是洋州義軍的物資轉運站。不但有大量軍糧在此囤積,還有一支預備部隊隨時待命,楊志那邊危急就支援楊志,槐樹關遇到官兵就去救槐樹關。
反而是洋州城,兵力十分空虛,只有一些衙前吏維持治安。
劉延慶無法下定決心,打算再看看情況。
那天的追擊戰,更加堅定楊志的固守之心。
大量潰兵沖擊營寨,西軍居然還能穩住,說明敵將當中有能人,且西軍的士氣還算不錯。
楊志和麾下將領,天然對西軍有畏懼,毫無野戰獲勝的信心。
于是死守不出。
這個舉動,把劉延慶給惡心壞了。甚至他派精銳佯攻引誘,在丘陵地帶設置伏兵,也完全沒有任何效果。
因為楊志實在太謹慎,或者說太慫了。
主寨追擊潰兵堅決不過河,兩個副寨的義軍追到山下,也會被楊志下令鳴金召回。
就這樣又對峙一個月,如果從盩厔出發開始計算,劉延慶帶兵南下已兩個多月。
寸功未建,生生卡在這里。
一個信使從鳳翔而來,卻是太監監軍派來的,質問劉延慶為啥還沒消息。
劉延慶只能回答,賊寨地勢險要難以攻破,但已經取得幾場小勝,攻下賊寨只在旦夕之間。
好不容易打發走使者,劉延慶再次召集將領開會。
楊惟忠說“只能不計死傷強攻。”
一句話,用人命去堆。
而且是否能奏效,只能聽天由命,這特么比攻城還難。
攻城的時候至少可以使用各種器械,還能挖地道、堆土山,或者用巨型平夷炮砸石頭。
但這里全是山寨,什么器械都用不了,平夷炮也難以奏效。
劉延慶低聲嘀咕“咱手里的西軍,還能強攻嗎”
楊惟忠瞬間失語。
西軍是一個統稱由禁軍、廂軍、番兵、鄉兵組成。
禁軍和廂軍,屬于正規部隊,人數反而比較少。
番兵和鄉兵,都是臨時征募的,其中番兵是少數民族軍隊。
陜甘地區,有大量少數民族,他們在唐代很可能屬于漢族,但自唐末以來漸漸就部落化了。或出于被迫,或出于生計,給大宋和西夏當兵打仗。
大宋這邊的番兵,經常被友軍割人頭冒功。
于是朝廷專門定下規矩,番兵必須在臉上刺字,讓殺友軍冒功的家伙不能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