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元公回答“依舊每天吟詩作對,修煉道術,悠游山水之間,盡量不收苛捐雜稅,讓老百姓能夠得以活命。俺派細作去接觸,他既不愿配合,也不下令抓捕細作。”
“能做到這樣,已經不錯了,不愧是名滿天下之人。”朱銘也沒想著所有官員都投靠自己。
汝州太守叫葛勝仲,考中過宏詞科,秦檜就是考這個翻身的。
宏詞科屬于恩科不常設,每次最多錄取五人,最少僅錄取一人而已,能中這個的都是頂級文人。
而葛勝仲,號稱九歲能文,十五歲通經史,十六歲中舉人。
因為有著超高的文學藝術造詣,而且精通道家典籍,早年葛勝仲極受宋徽宗賞識。后來強烈批評反對花石綱,于是就被皇帝貶來貶去。一個少年得志的雋才,四十多歲了還在做知州。
如今,葛勝仲治理的汝州,緊挨著朱銘的地盤,百姓還要遭受西城所盤剝。
他已經徹底躺平,當做啥都看不到。
募兵防御朱賊,那是不可能的。只要他敢耗費錢糧練兵,防不防得住朱賊且不說,他轄地內的百姓肯定更先造反。
投靠朱賊,葛勝仲也不愿意。
甚至,葛勝仲都不想得罪朱賊,石元公派去聯絡的細作他都不抓。
朱銘笑道“我親自給他寫封信。”
汝州,州城。
葛勝仲又喝得半醉,倒騎著毛驢慢悠悠回州衙。
葛立方實在看不慣,扶著父親下驢,責備道“大人如此不愛惜身體萬一喝醉了摔下來怎辦”
“摔死了便好,”葛勝仲笑道,“這渾濁俗世,我是一眼也不愿多看。”
葛立方說“那就趁早辭官,回家隱居修道去。”
葛勝仲搖頭“我雖在汝州尸位素餐,卻好過別人來做太守,至少能給汝州百姓留一條活路。只盼著朱賊早點殺來,殉節也好,逃命也罷,早點結束這亂局吧。我只會填詞修道,還喜歡喝酒享樂,是治理不好國家的。朱賊有本事,那就讓他來。”
“既然這般想法,父親為何不從賊”葛立方問。
葛勝仲說“食君之祿,不能從賊。”
葛立方道“朱賊在檄文里,言天下官員非食君祿,乃食民脂民膏也。”
“這話說得不算錯,吾等皆食民脂民膏,”葛勝仲說道,“但人生在世,總得有一些堅持,我做不出來從賊的事情。”
這父子倆,在史書里名氣不大,卻留下許多詞作流傳后世。
其實,葛勝仲是懂得治民的,而且還是個教育家。他在兗州做州學校長時,親自編寫教科書,不但讓學生學習儒家經典,還要求學習律令、靖民、藩鎮、富強、食貨等相關知識,軍事、民政、商業、律法種類繁多。
葛勝仲甚至懂得一些簡單的經濟學。